每年的金秋十月,讓人看到的,更多的是碩果累累,還有世界的斑斕多彩,然而,畢竟也會更多的見證:秋的葉、葉的黃、黃的落,可謂一葉知秋,2017的秋十月,值得我永遠銘記,因為在成長的路上,又增添了對生命的珍愛,和使命的擔當。
感恩每一位老人的陪伴,有這樣一位老人,生在舊社會,活在新時代,沒有叱咤風云的豐功偉績,只有一心踏實、肯干、過日子的偉大情懷。經(jīng)歷過少年時代-----下關(guān)東的顛沛流離,歷經(jīng)過中年時代------環(huán)境惡劣下的勤儉持家,然后,才邁著略帶沉重的步伐,匆匆走過電子信息時代的千變?nèi)f化,最后像一顆塵埃一樣終于落地,定格在如繁星春雨的詩篇里。
陪伴讓我懂得,人的交互有多么的重要,能讓人看到,人間自有真情在,也能找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最重要的是,應(yīng)該學(xué)會用大愛的心,淡看周圍的人和事,試著先改變自己,讓更多的如意事,向你滾滾而來。
然而,每個人對生的渴望,是身體的條件反射,無它!所以,曾經(jīng)看過一本幸福達人的書,明確提出:身體的各項器官能正常工作,這是最幸福的事,因為生物機體得到了滿足,接著才是意識,才是精神。所以關(guān)愛身體,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負責。然后才是對他人的有可能的更加負責。
自己是否成熟不知道,但每經(jīng)歷一次人事滄桑的變遷,就會陡增對生活的一些新定義,這或許就是成長,周圍的老人淅次身體每況愈下,滿滿都是沉重,怎樣擺脫這種心境,是每個人到一定階段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生活還要繼續(xù),所以人最應(yīng)該的是行動起來,讓自己無暇顧忌短暫的停頓,無論是哪個階段的人都應(yīng)該試著那樣做,讓自己保持強勁的自愈力,生活還是可以美好的。
2017年的秋十月依然過去,化做了永遠的回憶,無邊落葉瀟瀟下,化做春泥更護花。只能用這種逆向思維的詩篇,讓自己心懷感恩的心,祝福遠去的老人,同時,也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始終保持一顆青春年少的心,不至于總讓,日漸衰老的身體,占據(jù)生活的全部。
有時候生活也需要記錄,它能時刻滌清著我們的思維,以至于讓生活更加積極、有意義,在此,附上前期一首即興胡謅打油詩,來表達當時的心境:
秋殤
柿上屋梢頭,
人約黃昏后,
陰陽兩世間,
相期是何年?
清晨,走在晚秋的村路上,偶然抬頭發(fā)現(xiàn)了一棵柿樹,葉已落盡,唯留下滿樹紅透的柿子,既壯觀又孤單的漫過屋檐,恰逢老人抱恙在身,境況堪憂,只能盡自己所能陪伴,想想也到了人的晚秋黃昏之時了,想起不久的將來必將陰陽兩世,無限凄涼,只能用相期何年的情懷,來思念曾經(jīng)飽受滄桑的老人了!
2017.11月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