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只有靈活和敏銳是才能。不為小事動搖的鈍感力,才是生存最重要、最基本的才能。只有具備這種鈍感力,靈活和敏銳才會成為真正的才能,讓你大展拳腳。
? ? ? ? 我很喜歡這句在最后的對這本書的概括,盡管作者用了8萬字,寫那些鈍感的好處,比如對疼痛的耐受力讓女性肩負了生兒育女的自然使命,比如腸胃的不敏感可以讓人更健康地品嘗更多的美味,再比如對批評的漠視,讓人堅持自己本來的路,給人以正面的信念和力量,從而獲得成功,但是,我依然覺得這句話概括了內容的精要。
? ? ? ? 我從小就是個敏感的人,很小的時候,一覺醒來找不到媽媽,不穿衣服就往外跑找媽媽,北方的冬天可真是冷啊;上學的時候,我最害怕媽媽變了臉色,罵人的時候總說讓我去死,就偷偷躲起來一個人傷心;工作了以后,今天會為這樣一句話委屈,明天又會為那樣一個眼神憤怒,總覺得自己滿身力量,卻花了大把的時間,自怨自艾;談了戀愛,全世界都是觸景生情的由頭,說不完的兒女情長。
? ? ? ? 不為小事動搖的鈍感力,是擺脫個人情緒的強大理智,是按照個人目標堅定不移的執行力,是內心足夠強大。所以,開篇的第一章,作者寫我們喪失了某種才能,也就是說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恰恰是缺少了鈍感力。可能對很多平凡的人來說,每天最苦惱的事情不過是吃什么,想最多的也不過是怎么多掙點兒錢。有時急于孩子學習成績,有時操勞于家里老人又生病了,如果多一點鈍感,便少一點心焦上火,如果鈍感力再強一點,可能就是從容不迫按部就班。回頭想想,哪有那么多值得火冒三丈呢?
? ? ? ?可是,這世界上就是一群人,成也敏感,敗也敏感。詩人吊詭的眼睛里細微的觀察著"春暖花開",卻又在繁花盛開的三月,臥軌自殺;他用色彩不斷渲染著這個世界的繁華和冷漠,大朵的向日葵在畫布上恣意生長,他卻隨著一聲槍響,煙消云散;太陽照常升起,可他的槍聲結束了他的太陽。藝術家的敏感,有時候我們說,文章憎命達,命達是怎樣的人生我不知道,可是,藝術世界里的煩惱和苦悶是不是也是敏感的心,和夸大的藝術加工呢?敏銳是才能,在藝術創造的世界里,但鈍感才是才能的掌舵者。只有具備這種鈍感力,敏銳才能成為真正的才能,大展拳腳。
? ? ? ? 佛說放下,大多是我們是放不下的;失戀說忘記,大約也是我們忘不掉的;人生難免糾結,眼前的好像都是茍且,但是鈍感一點,遠方似乎也沒那么遠。鈍感,說起來,也沒那么玄乎,無非是心寬一點,不過是氣和一點,更多的時候,開心一點,在路上。
? ? ? ? ?我知道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去治愈我的敏感,可是在我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深深感受到我喜歡那個女孩兒,大大咧咧,好像什么都無所謂,兵來了蔣擋,水來了土掩,從來都不畏手畏腳,也不胡思亂想,只是向著遠方,一邊享受,一邊行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