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會堅持

我們都知道,想改變自己的人生,需要培養良好的習慣。于是我們就設定了每天看書一小時,每天跑步一小時,每天學習英語一小時等習慣。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半途而廢。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對自己設定的計劃三分鐘熱度嗎?難道真的是因為我們的意志薄弱?

今天我們來說說《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這本書。作者古川武士,現為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有多年培訓指導企業經營者和職場人士的經驗。他告訴我們,無法把自己想持續的事情轉化為習慣,是因為人類具有“對抗新變化,持續現狀的傾向”的特點。想想我們的體溫,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天,還是在炎熱的夏天,是不是永遠都是36度5恒溫不變。即使,因為感冒而發燒時,身體也會利用出汗的方式,拼命的冷卻自身以調降體溫。對于人類而言,保持在固定的狀態會感覺比較舒適,變化就會被視為是一種威脅。例如:我們設定早起計劃、學習英語計劃、減肥計劃都是對自身的習慣的一種改變,身體感受到了這種新變化的威脅,就會用各種方式阻止你的改變,作者稱之為習慣引力,所以,大多數人對新鮮的事物三分鐘熱度,無法持續堅持也就不難理解了。

1、習慣種類不同,所需時間不同

那我們到底能不能戰勝這種抵抗?培養新的習慣到底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是能夠戰勝這樣的抵抗,但是需要時間的長短需要依照培養習慣的種類而定,因為習慣不同,習慣引力作用的強度也不同。

A、行為習慣,例如,讀書,寫日記,整理,記錄收支等,因為難度不太大,一個月的時間就可固定。

B、身體習慣,是與身體節奏相關的習慣,例如減肥,運動,早起等,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C、思考習慣,例如邏輯性思考能力,創意能力,正面思考能力,思考習慣與當事人的性格有關,所以,對于變化所產生的抵抗也最強烈,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2、一次只能培養一個習慣

在培養習慣的問題上,我們除了了解培養各種習慣所需要的時間外,還有重要一點就是一次只能培養一個習慣。因為培養習慣的種類越多,遇到的習慣引力強度就會越大,容易導致失敗。像很多行為習慣堅持一個月就能固定下來,所以這三十天,我們就專注培養這一項習慣,一個月后這項習慣節奏就會滲透到身體內部,這樣能降低失敗率。

3、順利培養習慣的三個階段

從研究人們的行為科學,和大腦對行動信號的適應性入手,作者為我們科學地總結出培養習慣的過程和相應的行動策略,作者認為,培養習慣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反抗期(第1天到第7天)。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感覺到馬上就感覺沒有勁,只有三分鐘熱度。那怎樣才能度過反抗期?作者認為只要把重心放在“撐下去就好”,也就是說每天持續行動很重要。在這個階段有兩個方法可以讓我們輕松的度過難關。

方法一:以小地方開始。拿我為例,我曾經計劃每天跑步一小時,結果成功的堅持一整年。我是怎么做到的呢?在這里我就使用了“以小地方開始”的這個方法。在開始的幾天里,由于習慣引力的作用太強,很容易讓人產生放棄的念頭。于是我就從小地方著手。先從走路開始,第一天走步十五分鐘,第二天走步半個小時。。。。這樣我就很輕松,很容易地付諸行動。只有邁出那一步,即使只做到了走路也沒有關系。從習慣化的觀點來看,這一步也很重要,與什么都不做,有很大的差別。

方法二:簡單記錄。記錄的效果在于能夠消除隨意的感覺,客觀掌握事實。我每天運動完就會在我的任務表上打一個勾,這個會讓我很有成就感。若是憑感覺隨意行動,在還沒有看到成果之前就會失敗。在記錄時,我們要注意,不要過于繁瑣,記錄越簡單越容易堅持。另外,要每天記錄,持續記錄,這樣可以改善我們的行為模式,提高功力。

第二個階段是不穩定期(第8天到第21天),容易被影響,失敗率達40%。在不穩定期中,經常會被加班或者突發事件所影響,所以在這個期間建立有彈性的動力機制才能夠巧妙的應對困難。在這個階段同樣有方法幫助堅持計劃不受影響。

方法一:行為模式化。所謂的行為模式化,就是指把你想要培養的習慣化為固定的模式(時間、做法、地點),并且認真執行。例如我在培養每天閱讀習慣時,我就固定每天早上起床的6點到7點期間看書,這個時間不容別人打擾,慢慢的就固定了下來。通過行為模式化,我不在這個時間做這個事,我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

方法二:設定例外規則。例外規則就是對不規律發生的事情預先制定應對規則的彈性應對機制。例如:在我培養閱讀習慣的計劃中,我制定了一項例外規則。就是如果哪天早上我沒有起床看書,我也會在午休或是晚上選擇一個時間把今天的書看完。通過例外規則,讓我能夠彈性的培養習慣,減輕不必要的壓力。

方法三:設定持續開關。在不穩定期,作者為讀者精心設置的十二個行為開關,如:獎勵、被稱贊、游戲、儀式等。把“開關”組合在行動中,建立起一套行為機制,這樣就能夠持續行動。在我培養閱讀習慣的計劃里,我采用的獎勵機制和損益計算。例如:首先,我一次性買了很多書(損益計算),擺著家里的各個角落。其次,如果完成連續十天的閱讀計劃,將會獎勵自己一個巧克力(獎勵機制)。

第三個階段是倦怠期(第22天到第30天),在培養習慣的這個過程當中,最后這個階段,倦怠期最容易產生一成不變的感覺。這個時候可能會無法感覺到持續行動的意義,會產生不滿足感。在這里我介紹兩個方法可以消除倦怠感。

方法一:添加變化。我們馬上就要完成一個月的培養計劃了,但在這個階段一成不變的倦怠感也會讓我們放棄行動,最終走向失敗。為了對抗重復行為所帶來的倦怠感,作者建議讀者為自己的計劃注入新的因素,讓變化帶來活力。例如:我在培養跑步習慣的過程中,我會改變平時跑步的路線、更換不同的跑鞋或者聽相聲等。這些方法都會讓我重新找到跑步的樂趣,從而讓運動持續下去。

方法二:設定新的計劃在培養一個習慣完成8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制定下一習慣的計劃了。一旦一個計劃完成,就馬上投入新的計劃。

現在我們掌握了培養習慣過程中的這三個階段的心理特點,無論想培養什么習慣,我們都可以用科學的方法規劃自己的行為,還是那句話,最重要的是每天堅持,希望我們都可以把好的習慣節奏滲透到日常的生活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不知不覺間,廠《職工文學作品集》走到了第8個年頭。 翻看這一輯《職工文學作品集》,深感職工文學創作隊伍的不斷壯大,...
    書朗閱讀 1,306評論 0 3
  • 感性,是防備洪水泛濫堤壩的閘門; 理智,是關押邪惡思想監獄的鑰匙。 感性的閘門必須厚實; ...
    烽火煤閱讀 109評論 0 0
  • 2016/5/24 去擁抱陌生地恐懼感,享受克服它帶來的成就感。(來自17歲的弟弟獨自坐車從深圳到東莞過程的感慨)...
    陽光de味道閱讀 275評論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