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很多地方的農村,一到夏秋季節,到田地里,隨便找顆大豆,翻開葉子,就能發現一種難看的蟲子——豆青蟲,在漯河等地,叫做丈母蟲。
丈母蟲雖然學名叫豆青蟲,可絕不止在大豆里有,紅薯地甚至有的花生地里,也會有。
正在吃紅薯葉的丈母蟲。
曾經,它是農人的大敵
這種蟲子,在豆子、紅薯等作物最茂盛的時候,大量繁殖,通過吃作物葉子、喝露水,長得極快。
上面圖片是成蟲,有成年人拇指粗細,長度也差不多。而幼蟲極小,也就比牙簽稍粗。可知從小到大,這種蟲子要吃掉多少葉子,作物葉子被吃掉,影響生長,嚴重影響大豆、紅薯產量,是當之無愧的害蟲。
也正因此,筆者小時候下地干活,遇到一只,就會捏著它尾巴上的角質刺,放到土坷垃上,蓋上一片落下的豆葉,用另一塊硬坷垃,一砸,就爆了。當時特有成就感,覺得又消滅了一只吃我們家糧食的害蟲。
丈母蟲一多,每一個豆棵上甚至有好幾只,靠手抓肯定不行,只能靠農藥了。正是夏季,天還很熱,經常會有趕時間多干點活的農人,中暑熱暈在地里。
現在,它成了寶
很多事情,變化太快,讓鄉下人看不懂。 正如段子所說,農村人說,我們辛苦努力干活,終于吃上肉了,城里人卻開始吃青菜了;我們住上空調房、干活都用機器不流汗了,城里人卻愛上運動出汗了。
讓鄉下人看不懂的事,又多了一件,正是這丈母蟲。 這幾年,漸漸有人在夏秋時候,到農村收購丈母蟲,說是城里人愛吃。據說餐館做好,一盤能賣到上百元。
有炒著吃的
也有烤串的
雖然聽說丈母蟲很有營養,村里人仍然不懂城里人,為啥吃這種人人都想拍爆的蟲子。不過沒人會和錢過不去,有人出錢買,自然就有人去捉。
隨著城里人吃這個的越來越多,收購價格也越來越貴。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捉自己田里的了,有人“種豆”不為“得豆”了,專門在豆田養丈母蟲賣;有人地少,跑別人地里捉蟲。為防止別人“偷”自己地里的蟲,白天經常“巡邏”,甚至在地頭立起“偷蟲罰款”的牌子。
手機實拍,于臨潁縣小編老家村子附近
甚至,有人為此丟了命
8月14日晚上,河南臨潁縣皇帝廟鄉村民陳先生,晚上外出捉丈母蟲,一夜未歸。而就在前一晚,陳先生捉的蟲,賣了80多塊錢——很多在鄉下幫人蓋房子的,起早貪黑一天,也就掙這個數。
8月17日上午,經過兩天多的搜救,消防官兵在107國道旁一深井中打撈出來了陳先生的尸體。
臨潁縣消防隊實施營救
村里田地里,一些灌溉水井年久失修,沒有了蓋子。即使在白天,農作物長高擋住了井沿,人看不清,很容易掉進去,更不用說夜里了……
其實,無論丈母蟲是被視為害蟲,還是被當成寶,顯示出的,都是農民收入低、增收難的難題。 以前,收入全靠賣糧,還要交農業稅,農民自然不舍得減產一顆豆子,自然見丈母蟲就滅; 現在,只靠賣糧,一年兩季的收入,甚至不如外出打工兩個月賺得多。留守村里的老人,自然想靠賣蟲,多掙一點錢,乃至夜里摸黑捉蟲,甚至丟了命。
一條丈母蟲,十幾年前后,不同的待遇,卻因同一個問題,甚至惹出人命,不得不讓人唏噓:農村難,農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