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化的太快了,好害怕一覺起來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于是拼命壓縮睡覺的時間,讓自己報各種培訓班,說話、社交、心理學、時間管理;拼命的買各種書籍,各個知識紅人推薦的書在家里都能看到;今天看見朋友圈有人曬插花,唔,這個好文藝,我也要去學;明天有人曬美照,我要學攝影;我還想自己設計衣服;我的字不好看,買了各種字體字帖;我想出國游,還得學英語;我……還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我焦慮,所以買了一堆東西用來提升自己。但看著一大堆要么沒拆開,要么拆開沒動幾下的各種工具;也不清楚自己在什么APP購買了多少課程,更焦慮了。為什么我都挺想要的,但卻一事無成,我會不會中年失業,會不會被人工智能替代,想著自己可能拖著日益年邁的身體,去其他公司的年輕HR那面試,便會驚擾一夜好覺。
然后頭發脫得越來越勤快,眼圈越來越黑,臉龐日益憔悴,不用離近了看都能看見臉上細碎的紋路,身材越來越胖,對,你沒看錯,就是pang。因為壓力大,然后就用吃來緩解焦慮,而且焦慮也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啊。
當這成為常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對自己徹底失望啊。就這樣吧,這樣并沒有什么不好,你看大家不都是這樣安逸的過來了。然后,就這樣還沒有切實付出努力,就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但人生真就這樣了嗎?不,我要去找到那個破解焦慮的方法,我要去尋找屬于自己的路。縱觀了巴菲特、查理·芒格、比爾·蓋茨、喬布斯等偉人的思想精華、還有許多管理學、時間管理等等課程后,我發現,其實方法真的很簡單:
1、simplify(簡化):至繁歸于至簡,保持專注力。先把你認為自己想發展的方面列下來,然后迅速嘗試、拋棄那些自己努力后沒有效果的,剩下那一個你就可以深耕發展啦。待確定方向,好好研讀關于這一方面的經典書籍,先讓自己在這一方面成為強者。就像喬布斯創辦的iPhone,是手機市場機型最少但盈利卻是身后幾位的利潤和。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堅守棒球理論,堅持只買自己能讀得懂、擁有護城河的十幾支優秀公司的股票,卻成為最具投資眼光的投資人。
2、short(縮短):將你預計完成任務的時間縮短。就像如果你知道今天晚上得加班,是不是你今天工作效率會極低,想著反正還要加班,慢慢干吧,反正工作也玩不成,于是一會兒去上個廁所,一會兒去倒杯水,一會兒打開手機看看朋友圈。但是如果你將時間節點調成下班前半小時,你的精神是不是很興奮很專注呢?效率極高的完成所有工作,然后才去辦其他無關緊要的事情,收拾美美的等待下班啦。
3、slow(放慢):將你的節奏慢下來。我們的工作性質經常會碰見著急火燎的人,下一刻都要著急的出人命了。我們往往被帶動的也很著急,結果越是著急的事情,越是完成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往往都會失誤,一次不能順利完成,所延誤的時間完全不及按照正常節奏來的快。后來吸取經驗教訓,越是這種著急的要命的事情,越是要放輕松、細細審核,保證一次成功。
通過不斷的試錯,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勇于嘗試,甩開焦慮大步走,才能跟時代并行。
“3S法則”參考書目:《練習的心態》[美] 托馬斯 M.斯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