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鴨蛋黃的雜貨鋪,這是第七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一個臨時啃書的學生,是不是正在為之前自己的貪玩而慚愧?一個忙碌的加班人,是不是在為之前專業(yè)功底的不扎實而自責?一個退休的老人,是不是在為年輕時沒有盡全力拼一把而后悔?
但,慚愧、自責、后悔又有什么用呢?盡快從消極的心態(tài)中走出來,重新出發(fā)。
既然已經(jīng)晚了,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
今天我想談的話題是——閱讀!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至于是第幾個,我不知道也沒有關(guān)心,但是可以說這是我的第一個世界閱讀日!同時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即將開始一段新的征程。
讀書這種活動,從來都是因人而異,愛她的人甘之如飴、恨她的人棄之如草芥。那可不可以讓對她無感甚至有點討厭的人愛上讀書呢,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找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開始讀!
分享一段我很喜歡的話:
作家梁曉聲曾用四句話來概括文化:根植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要怎樣才能做到以上四點呢,有一個方法就是讓我們來閱讀吧!從自身主動的改變,永遠比被動的叫醒要明白的多。閱讀季羨林季老,你會收獲一份淡泊與真實;閱讀推理大師東野圭吾,你會震撼于人性的優(yōu)劣;閱讀熊頓,會被樂觀與堅強所感染;閱讀追風箏的人,你會被哈桑“為你,千千萬萬遍”所震撼!
可以與書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的感覺是幸福的,可以從作者的全世界路過的感覺是充實的。或許你會問,年齡已經(jīng)很大了、或者工作太忙了,哪還有時間來看書呢?
我的答案是從每一分每一秒鐘來積累,減少看手機看電視逛淘寶刷微博,可以獲得大量的時間。如果每天1小時,一個月會有30小時,一年就是360小時了呢!況且一天真的會忙到?jīng)]有這一小時嗎?
我不信,相信你也不會信的!
讓我來舉一個例子:我的母親,一個很普通的職工,白天上班的時間已經(jīng)很是忙碌,在我的“說服、影響”下,她以極慢的速度看完東野圭吾的兩本書,并且自發(fā)地感慨看書比看電視好的太多,已經(jīng)開始第三本書的征程。
所以讀書沒有適不適合,只是看你想不想!
那讀書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001
“思維的開闊,經(jīng)歷的積攢”
雖然不能為行萬里路,但是可以讀萬卷書。每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靈魂在對話,可以思他人所思,感他人所感。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生活環(huán)境不同,三觀不同是很正常的。
每當讀到自己想不到的情況時,自己的想法與作者的思維可以打一架,最終可能會取長補短,這不就開闊自己的思維了嗎?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個體,有自己的世界,可以跟著書中經(jīng)歷驚險的海底旅行,經(jīng)歷驚恐的推理過程,經(jīng)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難道不是一種種不同的體驗嘛?
002
“心靈的交流,靈魂的碰撞”
一個愛讀書的人必定有一些愛讀書的朋友,特別是如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電子書層出不窮,與其用手機玩游戲來浪費時間,還不如讀書。
在各種讀書軟件中,喜歡同一本書的書友可以互相討論交流、甚至切磋,可以借鑒書評來欣賞他人的文采,可以交到志趣相投、三觀一致的朋友,曾有一個書友對我說“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這可謂是最高的評價了。
讀書應該從小時候開始,現(xiàn)在開始是不是來不及了呢?
不知有沒有人有這種困惑,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愛上了讀書,但是又自我矛盾著、否定著。那我只想分享一句話,那就是:“既然已經(jīng)晚了,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
正如俗語所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在讀書這件事情上,什么時候都不晚!
最后讓我們一起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吧!
我是鴨蛋黃,經(jīng)營著一個不賣生活用品的雜貨鋪,哈哈,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