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魯迅隕落,郁達夫沉痛地寫道,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生物之群;一個有了英雄而不知崇拜的民族,是奴隸之邦。“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當名聲罔顧英雄,這荒唐的名聲算什么玩意呢!
? ? ? 大約,名聲是媒體和大眾茍合的怪胎。大眾是凡俗的,媒體是媚俗的。大眾于勞動、生存之外,在乎娛樂,誰提供娛樂?明星。大眾追星在所難免,媒體造星推波助瀾,于是星光滿天,不見太陽。
? ? ? 天空屏退太陽,群星長明,生命終將消亡;心靈拉黑英雄,戲子爆屏,精神必然委頓。
? ? ? 娛樂至死,誰之過?媒體是幫兇,眾生是主謀。
? ? ? 眾生的思維簡單而直接??戳擞耙暩栉钁騽。娏怂嚾耍蜁a生進一步了解的欲望,他演技好壞并不重要。演技好,當然追捧;演技不好,那“一定”是人脈好或者潛質好,也值得追捧。而如果是吃了菜,覺得好,沒人想去見廚倌師;吃了大米,覺得好,沒人想去見袁隆平。庖丁和農夫會有什么故事呢,廚房和田間怎比得上海灘、酒店和聚光燈?明星是什么,名人+大款+玩家+……要啥有啥,令人神往。于是瘋狂追星,于是名星愈是名人,愈是大款,愈是玩家。造星造勢的媒體分得一杯羹。追星族惚兮恍兮,優哉游哉。真是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 ?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名氣配置不公,有人憤憤不平,而黃鐘滿不在乎。如果不是獲諾獎,誰知道屠呦呦?就算屠呦呦獲諾獎,也敵不過黃曉明辦婚禮——就像里約奧運敵不過王寶強婚變——罷了,黃曉明風光無限,屠呦呦卻樂得清閑?!爸寥藷o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對一些人而言,名聲或許是一件太重的行李,所以,錢鐘書只愿做一只下蛋的雞,至死不愿拋頭露面。無獨有偶,莫言坦言,作家要背對觀眾,只用作品說話。獲諾獎之后,有人潑臟水扔石頭,有人給掌聲送鮮花,他一概置身事外。媒體逮不著他。燈光打不著他。“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名聲于他何加焉?道高如此,可惜名氣、人氣還是敵不過郭敬明。人家小郭高居暢銷書作家榜首,過去是,現在仍是。你說,名氣這玩意到底是什么呢?它和價值,它和價值觀,到底是怎樣的關聯呢?
? ? ? 但名氣終歸是身外之物。如果名氣不是靠真實面目換來,那它改變不了真實面目;如果名氣是靠真實面目贏得,那又何需改變真實面目?瞿穎素顏打車,遭到司機質疑:你怎么會是瞿穎呢?愛因斯坦初到紐約,不修邊幅,衣著隨意,理由是人們都不認識“我”;后來仍是不修邊幅,衣著隨意,理由是人們都已認得“我”。
? ? ? 名氣不是啥玩意,不僅因為該有名聲的人不常有,而且因為該有名聲的時候不常有。王選獲最高科技獎時,早已不在一線;屠呦呦獲諾獎時,早進垂暮之年。梵高瘋死,曹雪芹窮死,卡夫卡寂然而死,身后再高的榮譽又能影響他們什么呢。
? ? ? 所幸,歷史是公正的,歷史的天空星光閃耀,屬于英雄?;蛟S正因如此,康德才說:“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使人敬畏,一是頭頂燦爛的星空,二是心中崇高的道德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