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某位大神的文章,不敢獨享,擔心水過地皮干,幾點收獲想與大家分享探討!
請聽題目:你是誰?你是從哪來?你到哪里去?
以上劃掉的句子讓人有點小撓頭皮(不好意思貌似頭皮屑下雪花了)
大哥,這個是哲學家磚家解決的問題,你問我從哪里來?媽媽哪里來!我得趕緊賺錢好哇,不帶這樣玩的。
施主,我從東土大唐來到西天取經而去!
別鬧啦!兩大問題!一個標準!
什么更重要?
什么最重要?
你的高標準是什么?
納尼?
比如你現在在煩惱報考志愿,在糾結是報清華好呢?還是北大呢?
算啦!意淫下嘛,咱不說清華北大就說俺吧。
當時俺高考時報志愿面臨著第一家里錢不多;第二自己守舊不敢去太遠;第三父母都是農民,沒有貴人指導選報決策,但是父母很開明。
因為當時高考我考的是藝術,全國算下來好的藝術學校收費都是上萬一學期,而我當時是怎么選的,就我們本省的大學吧,學費低!專業呢?就選個開熱門專業設計的學校吧,那個高考志愿報名書老厚了,我可是自己一口氣看下去的呀,當時想想真是興奮!現在好了,11年過去,真是天壤之別,我要是能夠好好選擇多好呢?先問自己什么更重要?當時不應該以學費及離家近來抉擇自己的未來!而熱門專業呢?同樣,學校辦什么熱門畢業不一定熱門?
讓我再一次選擇的話我會這樣選,國家政策趨勢先了解,北上廣深城市先考慮,名牌綜合大學優先考慮,最后結合自己的實際家庭情況。不要先考慮錢,先考慮未來的信息流,先進的公司集聚地,獨特的城市文化地域,優良的學校文化氣質。
這些要素羅列好后,我們再想什么最重要!這個就牽涉到每個人的價值觀了,你的目的標準!這個看你自己就不展開討論了。(別打我)這個就是鍛煉你價值觀的方法論武器!
現在想想當時我為什么沒有這樣想呢?多問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沒意識到人與人的差別在于思考方式的不同?
當時你根本不知道思考的重要性!更重要是你不知道思考的方法!
思考只是停留在表象上,沒有深入進去!
對于自己的未來認知只關注到現在和過去,不敢暢想未來!活在未來!
對于大的格局,氣度胸懷就根本沒有概念比如階層智慧也會分層傳遞的
那我們怎么才能把這個作為經常性的決策工具隨時提醒呢?
建立自己的決策清單、模型庫和自生長知識架構圖;時不時地練習;
對于優秀的導師及書籍,要揣摩它的成功和失敗之道,TA是怎么想的,讓它穿過自己的身體...
(要經常反思,刻意練習和以教為學!-----成甲)
最后推出這個大神的圖片,我只能幫你到這里了!感謝他!謝謝您的激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