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oList
- [ ] 需要找一個歡快的音樂,來襯托最后的發(fā)獎環(huán)節(jié)
- [ ] 發(fā)獎那個環(huán)節(jié),獎品擋住了名詞,孩子看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第幾名
- [ ] 獎品一直是一朵煙花,這個問題要解決一下
- [ ] 把聲音要弄得均勻,解決聲音太低的問題
- [ ] 解決在剪輯時,如何保證音量均衡的技術問題
- [ ] 玩伴太少,需要增加幾組,以增加孩子的樂趣。
- [ ] 需要一個體驗賬號
- [ ] 是否改變收費模式
- [ ] 一個微信號只能注冊一個賬號的問題
- [ ] 讓手機控制家庭外部大件設備播放視頻和音頻
- [ ] 把音頻和視頻上傳到騰訊視頻和iH5
- [ ] 準備體驗課程的口語課。
產品升級部分
產品升級部分是我一直都比較迷茫的部分,想一個點就去弄一個點,沒有一個總體的規(guī)劃。當然,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深入思考,同時也缺乏必要的市場反饋。但是,即便如此,還是要把升級部分理一理,原則上只把最核心的幾個功能增加上,不要要求完美,放到市場上讓用戶來試用。
隱藏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對于家長來說是一件麻煩的事,原來設想的讓媽媽們先去下載資源,然后再播放資源,再做題,順序還不能弄亂。聽起來就麻煩。現(xiàn)在要把它隱藏起來。
媽媽們使用的流程描述:打開應用,做題,看報表,播放動態(tài)歌單,包括視頻音頻。再看任務完成總結報表。結束。全部再移動端完成。不需要去碰百度云,不需要記憶什么學習計劃之類的。
這個變化有幾個特征,做題,聽音頻,看視頻全部在移動端完成。不用再考慮先看視頻再做題還是先做題再看視頻這樣繞人的問題,隨著軟件的安排走就可以了。做到了簡單。
但是如果家長不想讓孩子在手機上看視頻,怎么解決?保護眼睛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度。在6+1學習法體系中,只有做題是必須通過手機來完成的。看視頻聽音頻等等問題,都不需要通過手機。再說媽媽們的手機總是被孩子占用,也可能是一件不太方便的事。如果能做到通過手機播放,投放到家庭其他設備,例如藍牙音箱,智能電視上,這樣,既解決了眼睛的問題,又解放了媽媽的手機,孩子不必和媽媽搶手機用了。這個是一個研究方向。
把視頻播放和音頻播放放到移動端
這個基本上沒什么可以討論的,就是讓用戶更加的方便而已。不用去電腦上播放動畫
看聽內容控制
我為何要控制播放的內容?這一點還是要想清楚。其實還是為了同步性,因為現(xiàn)在學習計劃被隱藏起來了,如果家長要用U盤來播放,其實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因為家長需要不停的調整U盤里面的內容,刪除掉,增加新的。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有針對性的歌單。動態(tài)歌單功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基本的教學邏輯是做錯習題,就證明孩子在這個點上有欠缺,需要多聽聽對應的音頻*,也就是說,是以孩子是否做錯了習題為依據(jù)。
對孩子聽音頻的激勵措施
對于6+1學習法來說,聽音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學習效果的好壞。但是,聽音頻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聽音頻總要有人放音頻,家長可以播放,孩子在手機端也可以播放。但是,對于播放這個動作,要建立一定的激勵,要讓孩子或者家長有播放音頻的動力。這個是一個背景。
對于孩子來說,要利用一些心理動力,讓孩子自己有動力進行聽音頻。現(xiàn)在的系統(tǒng)中,本身是有動力提供的,就是禮物系統(tǒng)。但是禮物系統(tǒng)當下僅僅只能對玩語音卡游戲有推動作用,對聽音頻并沒有什么關聯(lián)關系。所以,現(xiàn)在要把禮物系統(tǒng)和聽音頻關聯(lián)起來。但是到底怎么做呢?
孩子的動機主要有幾個:1. 戰(zhàn)勝對手 2. 獲得鼓勵和愛 3. 獲得獎品,4. 完成任務,所以,把這四個方面產生的心理動力引導到聽音頻上面去。
對未獲得禮物這種未被滿足的心愿的能量轉化
- 當孩子沒有獲得冠軍時,提示:小朋友,冠軍才有禮物哦,不過快去聽聽歌單吧,聽歌單能積累小紅花,小紅花積累多了,也可以兌換禮物哦!,這樣,獲得禮物的方法增加了一種邏輯。聽音頻—>小紅花—>禮物
鼓勵安慰和聽音頻行為關聯(lián)
現(xiàn)在鼓勵安慰僅僅說太棒了,你就是個天才,或者說:太遺憾了再試試吧之類的,可以把它改成:天才少年啊,你一定是聽了好多遍音頻吧! 或者說:哦選錯了,多聽聽音頻你一定能選對的之類的話。這樣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提醒和行為指引。明確告訴孩子他應該怎么干才能做對。如果這些話是親朋好友老師同學所說的,對孩子影響會更大。
新增任務模式
新增完成任務模式:任務在原來的設計中,沒有涉及到,但是觀察孩子,發(fā)現(xiàn)除了激發(fā)孩子的內在動力之外,似乎孩子對外在的壓力也是非常在乎的。這個是從濛濛的行為中觀察出來的。例如濛濛非常重視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即便是非常枯燥的任務,濛濛也會花費時間去完成。這個原因無外乎老師利用了群里壓力,目標管理等等手段。在芊芊啟蒙中,并沒有任務的概念。現(xiàn)在要加入任務,要注意幾點:
- 要有布置任務的人。
- 任務要明確具體。
- 任務的完成情況要有統(tǒng)計和報表。
- 報表要通過語音的方式及時的反饋給孩子。
- 要利用群體壓力,告訴孩子其他人任務的完成情況。
- 對完成任務之后,要及時的給予激勵。
- 任務有一個觸發(fā)條件,就是當孩子沒有獲得冠軍的時候。
具體的實現(xiàn)流程整理如下:
當孩子完成語音卡比賽游戲之后,進入到發(fā)獎環(huán)節(jié)。有兩種情況發(fā)生,第一種是獲得了冠軍。另一種是沒有獲得冠軍。(不管是第二名,第三名還是第四名都歸類為沒有獲得冠軍)。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獲得了冠軍的情況。就直接結束了。不再布置任務,就像上面第七條所描述,沒有觸發(fā)布置任務模塊。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沒有獲得冠軍,這個時候,啟動布置任務模塊。
布置任務的人——默認是系統(tǒng)中的老師(待討論),如果對家長進行了前期的錄音準備,例如說讓家長或者老師,錄了一段音頻:寶貝,沒有獲得冠軍不要失望哦,你需要的是多聽聽音頻,這樣下次你就能獲的冠軍了。然后彈出動態(tài)歌單
,等待孩子點播動態(tài)歌單
。
明確具體的任務——動態(tài)歌單
里面生成的內容可以做到明確具體,但是動態(tài)歌單
沒有明確說讓孩子聽幾遍,這個聽幾遍也是非常必要的一個任務指標。這里可以指定這樣的一個規(guī)則,一個資源當中,孩子錯幾道題,就讓孩子聽幾遍,另外按照6+1學習法,孩子最少需要聽6遍,所以按照如果滿足不了6遍,先滿足聽6遍這一條件,如果已經滿足了這一要求。則追加錯一道題多聽一遍音頻的規(guī)則。這樣,就對動態(tài)歌單增加了一個聽幾遍的屬性,從而做到任務明確而具體的目標。
完成情況統(tǒng)計——這里統(tǒng)計的東西是,針對某一個資源,聽了幾遍這樣的指標。完成情況的統(tǒng)計,并不是統(tǒng)計某一個資源孩子聽了幾遍。(當然,這個統(tǒng)計指標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和任務模塊不相關)。這里的統(tǒng)計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否完成了任務,或者距離完成任務還有多遠。明確讓孩子知道,自己還需要干什么。即還需要聽幾遍。所以,具體的統(tǒng)計模板應該是這樣的。寶貝,你今天的任務是聽歌單3遍,現(xiàn)在你完成了一遍,還有兩遍哦,等等類似這樣的話。
任務完成情況的統(tǒng)計,到底是以歌單為基本單位還是以某一個具體的資源為基本單位?這是一個問題。現(xiàn)在確定下來,以
動態(tài)歌單
為基本統(tǒng)計單位。還有一個統(tǒng)計口徑,就是統(tǒng)計一個資源孩子一共聽了多少遍,這個統(tǒng)計口徑肯定是以資源為統(tǒng)計單位的。這兩個統(tǒng)計的目的不同,任務模式下統(tǒng)計行為,是為了督促孩子完成歌單的磨耳朵,而以資源為單位的統(tǒng)計,是為了總體了解孩子對一個資源的磨耳朵的情況。這個指標可以做全國對比,了解磨耳朵的效果評估等等作用。
及時反饋——即時反饋是為了在孩子聽音頻的過程中,及時的給予鼓勵,從而讓孩子順利的完成磨耳朵的任務。當然,也未必一定要在孩子聽的過程中給予反饋,孩子聽完了,給一個反饋,也是可以的,這就像在生活中,當孩子完成了一項任務,媽媽或者老師總要給一個鼓勵一樣。
有一個原則,誰布置任務,誰給予完成反饋。,這里面派生出一個問題,例如,如果我想讓張老師給濛濛布置任務,我需要找張老師去提前錄音。錄音內容如下:
- 布置任務錄音:寶貝,沒有獲得冠軍沒關系,不要氣餒哦,多聽幾遍歌單,你就能越來越熟練,就能獲得冠軍了
- 任務完成反饋錄音:寶貝,恭喜你,你太厲害了,完成了今天的任務歌單,你就是宇宙第一小英雄,張老師給你點個贊哦
利用群體壓力——在芊芊啟蒙中,能利用的群體,只能是玩伴,利用群體壓力可以這樣來進行,例如歌單是S007——S056——S007,在每兩首歌中間,插入玩伴聽音頻的對比情況,例如說,寶貝你太棒了,已經比誰誰誰多聽了3三次了,繼續(xù)加油,下次一定戰(zhàn)勝他之類的話。
動態(tài)歌單功能
動態(tài)歌單: (歌單名稱借鑒于音樂界,在芊芊啟蒙中準確的說應該是動態(tài)音頻單,為了好理解,我們還是使用大家熟悉的歌單來表示)芊芊啟蒙系統(tǒng)依據(jù)孩子做題的檢測情況,動態(tài)的生成每次做題之后,孩子應該去聽的音頻內容,這個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一個音頻目錄。如下
歌單包括視頻 依據(jù)6+1學習法的精神,僅僅聽音頻也是不行的,看視頻同樣必不可少。現(xiàn)在升級版本之后,已經不再需要培訓家長,讓孩子先看視頻3遍,然后就是大量的聽。不再是通過培訓家長的方式進行。而是通過產品中的機制來強迫完成。具體的方法就是歌單中包括著視頻內容。例如上面那個歌單,從文件類型上來看,其實它是這樣的。
歌單的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讓家長更加的操作方便。 例如在當前的實際操作中,用U盤來播放資源,因為播放的場景是家長在忙,孩子在看電視聽音頻。而U盤一般是循環(huán)播放,為了達到孩子所聽所看的內容和習題有一個時間上的同步,你不能讓U盤中存放數(shù)量過大的資源,否則,孩子所看所聽就和習題對不上號,導致學習效果差。但是,如果需要依據(jù)習題內容來調整U盤中的資源內容,那是一個相當麻煩的事。動態(tài)歌單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在每次孩子做完習題之后,動態(tài)的生成孩子需要強化學習的歌單。精準的輸入對孩子的學習效果將是一個極大的提升。
動態(tài)歌單內部循環(huán)機制:歌單是在每次孩子做完習題之后動態(tài)生成的,不但要解決孩子應該聽什么資源的問題,還要解決聽幾遍的問題,而孩子在聽得時候,是點擊播放,然后就一直聽,直到聽完,這樣的使用場景。所以,如果一個資源需要聽2遍,那么這個歌單應該包括2次。例如上面的例子中,歌單可能是這樣的:S007-S056-S007。
動態(tài)歌單內部自帶激勵措施:聽音頻,特別是反復的聽音頻,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是一件枯燥的事。所以,只要有可能,就想方設法的給孩子鼓勵引誘等等,讓這個枯燥的過程變得不再那么枯燥。這個是原因。具體的做法是,在兩首歌中間插入一段音頻。告訴孩子,他很棒。已經比誰誰誰多聽了幾遍之類的話。或者告訴孩子你距離完成任務還差多遠,再繼續(xù)聽玩,就能完成任務了。之類的話。
目的就是讓孩子順利的把歌單的內容聽完。
歌單中斷處理孩子聽歌單,如果歌單特別的長。估計會有中斷情況。這時,如果孩子點擊了暫停或者結束。要提醒孩子,還差多少就完成任務了。歇一會繼續(xù)聽。給予一個提醒。如果過了一會,孩子繼續(xù)聽了。那么,程序要有類似斷點續(xù)傳那樣的能力。不管是在播放歌單的起始位置,還是統(tǒng)計任務等等方面,都要能和暫停前斜街上去。
未完成任務處理:歌單即任務,任務即歌單。,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完成任務,那么,當孩子想進行下一輪做題時,要強制孩子完成歌單任務。當然,聽歌的過程中,是可以快進的,因為是播放器。孩子可以作弊。但是,即便是這樣作弊。也可以。流程上是要先檢查是否完成了任務。只有完成任務之后,才能繼續(xù)做題。
對媽媽播放音頻建立激勵機制
原來在U盤模式下,播放任何音頻,都取決于媽媽是否給孩子播放了音視頻。這種情況下,對播放者要進行激勵。經過上面的梳理,似乎現(xiàn)在并不需要對媽媽進行激勵了。因為上面有了任務模式。媽媽不太可能在孩子沒有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不讓孩子用手機。
但是,特別是視頻,媽媽們還是不想讓孩子用手機來看視頻。這個時候,孩子如果要用手機看視頻,媽媽又不想讓孩子用手機,這個時候怎么辦?
這個問題留在以后解決
如何讓孩子開口說
在孩子聽力積累不夠的情況下,就要求孩子開口說英語,是大多數(shù)培訓機構的做法,雖然理念錯誤,但是家長們大多數(shù)已經形成了這樣的認知。你去扭轉也特別的困難。特別是在剛剛開始了解你教學模式的第一印象中,如果他看到沒有開口說英語的內容。似乎就感覺不是在學英語一樣。這里討論一下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魚和熊掌兼得方案
為了照顧到家長的錯誤認知,并且還要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為了兩全其美,可以這樣處理。在體驗當中,加入讓孩子開口說的內容。上課初期的一段時間內,也加入口語練習的內容。過一段時間后,給予一個效果評估。然后,告訴家長,孩子現(xiàn)在練習口語效率比較低。你家的孩子聽力積累不夠。需要先集中精力積累聽力詞匯。等聽力詞匯達到1000時。再進行口語的練習和教學。也就是說,需要調整教學方案。這個時候,家長已經交了錢。也慢慢的理解了正確的理念。家長也不會太反對了。
口語課程的形式
口語課程我在前期已經做過了嘗試。就是那個H5, 口語教學教的部分。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開口,除了這種單方面教。還要有類似少兒趣配音
那樣的功能。或者類似會說話的湯姆貓
那樣,孩子說一句,系統(tǒng)錄音然后自動播放出來,讓孩子自己聽聽自己的發(fā)音如何。
在行業(yè)里面,有對發(fā)音進行評分的系統(tǒng)。但是這個系統(tǒng)似乎非常復雜。我們不用了。開發(fā)成本估計會太高。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社會化評價
,利用其它用戶的點贊,評論。踩等等措施。對用戶進行反饋。這個我不知道開發(fā)難度于成本如何。待討論。
我們來展望一下如果能開發(fā)出類似少兒趣配音
那樣的口語練習模式。那么,我們和少兒趣配音有什么優(yōu)勢或者劣勢呢?
讓我們來看看少兒趣配音
的功能
- 統(tǒng)計多少人進行了配音
- 排行榜——依據(jù)點贊數(shù)量
- 能聽上榜人的配音效果
- 能看上榜人配音下面的評論
- 自己可以參與評論
- 能分享配音頁面
- 自己能配音
- 可以收藏配音
- 提供字幕
- 配音時有嚴格的時間截取限制
- 原背景音和用戶配音進行合成呈現(xiàn)整體效果
- 有成績單功能(需要付費)
- 能存放本地
- 有生詞本
- 有老師講解
- 能查詢單詞發(fā)音
少兒趣配音
里面還是很不錯的機制,很多值得我來借鑒學習。我來說說每周特性的功能,看看哪些我可以用上。
-統(tǒng)計多少人進行了配音——因為在頁面上,配音者是通過展示頭像的方式來進行的,所以用戶直觀上能看到的也就是8個左右,其他的要進行滑動。點擊配音者的頭像,能進入這個配音者的個人主頁。所以,這個功能似乎是進入一個人個人主頁的一個入口。那么,用戶干嘛要進入到別人的主頁呢?無非是想聽聽別人對這個場景的配音配的如何。不過這個想聽的效果,在下面的排行榜中,也能聽到。并且排行榜展示的規(guī)則是點贊最高的人排在第一位。所以用戶很容易就能聽到最有人氣的人所配的音。所以,好多用戶都在拉票。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