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心理治療的經典教材

《心靈捕手》這部電影出了這么久,今天偶然才看了前半部分,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多好的心理學教材啊。

(故事前情:心理學家去見性格孤傲、狂放不羈的數學天才,試圖為這個可憐的孤兒治療心理創傷,卻被數學天才從他的畫作里,看透了自己婚姻的傷心事,暴怒之下掐住了對方的脖子。之后兩人再度見面——)

心理學家:「我在想你批評我畫的事……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當時你在說甚么。因為你沒有離開過波士頓,所以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如果我問關于女人的事,你八成會說出個人偏好的謬論。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說不出在女人身旁醒來,那種幸福的滋味。」

「你是個很倔的孩子,問戰爭,你會說莎士比亞的話,『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沒接近過戰爭,從沒把好友的頭抱在膝蓋上,看著他吐出最后一口氣。問愛情,你會引述十四行詩,但你從未看過女人的脆弱,她能以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她能從地獄將你拯救出來。」

「你不了解成為她天使的滋味,擁有對她的愛直到永遠,經歷這一切,經歷癌癥…...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勝于自己才能體會。我懷疑你敢那樣愛人。」

「看著你,我沒看到聰明自信,我看到被嚇傻的狂妄孩子。你是天才,沒人能否認,沒人能了解你的深度。但你看我的畫就認定你了解我,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

「你是孤兒,對嗎?(數學天才沉默)我不能靠任何書籍來了解你,除非你想談自己,談你是誰。那我就有興趣了,我想加入。你怕你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嚇倒了,對嗎?…...」(說完這些,心理學家走了,留下被觸動的數學天才沉默地望著眼前的湖水…...)

接下來,數學天才去見了心理學家,但是并不開口說話。然而心理學家并不著急,他篤定地相信:這孩子只是在用沉默驗證自己曾經告訴他的話——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說,那也可以。(so,作為有效心理治療的基礎,兩人之間的信任基礎,就從這里開始建立起來了)

第二次,數學天才開始訴說,先講了一個笑話,然后開始談論自己的戀愛經驗,他說:「這女孩現在很完美,我不想破壞完美。」心理學家:「或許你是不想破壞自己的完美。我覺得那是極好的哲學,這樣可以一輩子不認識任何人。」(此句后邊的神轉折真是棒極了,“先跟后帶”,功力非凡)

接著心理學家開始講兩年前去世的太太,回憶她一緊張就放屁的糗事。兩人一輪狂笑過后,心理學家:「那樣的小事很奇妙,那是我最想念的事。這些小特質那讓她成為我太太,她也知道我所有的小瑕疵,人們稱之為不完美,其實不然,那才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

「你并不完美,你認識的女生也不完美,問題是你們是否完美地合適,親密關系就是這么回事。你可以知道全世界的事,但發掘的方法就是去嘗試。」

看到這里,我只想說:great!不僅為這位心理學家的高超技巧點贊,更為他的話中呈現的經驗真相點贊——有關天使、有關愛、有關幸福和失去,有關「完美地合適」……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有關「發掘的方法,就是去嘗試」,因為嘗試是一切可能性的起點。

而歸根結底,還是要為這部電影出色的編劇點一百次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