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妖精婆婆
01
十五年的曖昧不清,若即若離,終于苦盡甘來,修得正果,三年的相伴,愛瑪車禍去世。
心里久久為愛瑪感覺不值,感覺不甘心,這一場愛情長跑中,愛瑪付出的時間和情感太多,即便只是一個故事,也覺得導演好殘忍,沒能為愛瑪設計一個美滿的結局,總覺得和付出就有回報的價值觀不一致。
然,愛情這個東西,它不同于普世價值,有時候付出的確是沒有回報的。
因為,愛情它真的很扯淡!
因為,愛情它真的經不起推敲!
凡是精明和冷靜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嘗盡愛情的滋味。
反而單純,糊涂,不太計較的人,在愛中得到的更多,這種得到也有可能不能量化,只是精神領域的。
對于一些傻姑娘而言,精神領域也就夠了,誰讓我們是人類,是有感情的高等生物呢?當物質滿足后,最終追求的還會是精神情感領域的交流。
所以,生活中,有姑娘堅定不移地追求真愛時,我也許會嘲笑和譏諷,事實是怕她們受傷害,其實心中暗暗感動和佩服,至少她們活的單純而高級啊!
02
說回《one? day》,1988年7月15到2006年7月15日在一對男女身上發生的故事,兩個本沒有太多交集的人,因為畢業晚會當晚的一夜相擁,約定每年的7月15日見面一次。影片命名《一天》,或者是說每年的這一天,或者是說1988年7月15的那一天,成為愛瑪心中永恒的一天!
在綿延近二十年的時間里愛瑪和男主吉姆藕斷絲連的聯系,除了這種串起時間點的表達,還有什么方式能更加集中和戲劇化?
雖然很多影視作品稱頌的都是男人的長情,但女人很多時候對愛的隱忍于克制比男人更加深厚綿長。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男人的宿命是在世界和自己愛的女人之間尋找平衡,而女人的宿命是找到一個男人然后將自己的世界拱手讓出。
我不是歧視女性,反而是贊頌她們在愛情中的堅貞,但同時帶有那么一丟丟的憐惜和感覺不值。當然,這僅僅是我自己的愛情觀,與他人無關,與影片要表達的情緒無關!
徐志摩在《忘了自己》里寫到,“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好的年華里,遇到你。
這位東方才子似乎說出了大洋彼岸美麗的姑娘愛瑪的愛情觀。看來無論東西方文化有多大差異,人類對于情感的表達和理解都如出一轍。
影片的一對主角,女主愛瑪,年輕,美麗,聰明,獨立;男主吉姆,英俊,性感,幽默,多金;這個故事無論在當時結果如何,都應當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年輕本身就是用來揮霍和縱情享用的。
陰錯陽差的,1988年的7月15日,那天什么也沒有發生,這讓一場相遇超脫了性,而向愛發展。暫時的曲折,卻是為了更久的余味。
愛瑪的飾演者海瑟薇有非常棒的演技,無論是被婉拒時床尾那黯然的表情,街上偶遇他父母的尷尬,還是轉身離去時臉上漾開的微笑,都精確而傳神。
03
在最開始的時候,愛瑪應該就知道了這個男人對她的好感遠不及她對他,但她并沒有選擇切斷聯系這種最好的方法,而是選擇與他做朋友,一輩子的好朋友。
對一個人愛到一定程度,便愿意以朋友的身份在他身邊。這是很多悲劇的肇始,我一直都不相信分手的戀人能成為好友,若非是雙方都有感情,便是一人愛的太深。
當你真的足夠愛一個人,你愿意以一種最低的姿態,最云淡風輕方式留在他身邊,什么也不為,只求成為他生命里最微弱的存在。
在此,我奉勸那些分手或單戀未遂的姑娘,如果確認對方對自己已無或并無感情,不如盡早離開,朋友這種慢性毒藥,只會讓你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我覺得愛就是兩情相悅,郎情妾意,琴瑟和鳴。還好,我是從來不會單相思的那一款;還好,我是分手便從此路人甲乙,咫尺天涯的那一款!
我相信愛瑪一開始就是那么愛吉姆的,刻骨銘心,欲罷不能。1988年7月15日那個晚上,吉姆在床上等著愛瑪,愛瑪匆匆逃進洗漱間,她一再告訴自己:絕不能搞砸了,絕不能。因為她要的是愛,絕不是一夜情!
你愛我,我愛你,是世上最完美的愛情;你愛我我不愛你,次之;最痛苦的是,我愛你,你不再愛我;而最最悲哀的是我愛你,你有點喜歡我。
如果我愛你,你不再愛我,不過是曾經如此,以后不再的遺憾;而我愛你,你有點喜歡我卻可能是一輩子的牽絆,前者總不甘放棄而后者總不能給予。
如同身上的頑疾,不要性命也無法根治。為了不讓對方起疑,你只能將海一樣洶涌的愛偽裝的湖水一樣平靜,將每一個飽含深情的句子打磨的漫不經心。而你不知道,假裝不在乎你是這個世界最痛苦的事。
此后的歲月里,愛瑪和吉姆各自經歷生活和愛情,或得意,或失意,但每年都會在7月15日這天聯系。這部電影的一個偉大之處在于,他將吉姆作為一個男性的代表,刻畫的非常真實。
他并不是一個愛愛瑪卻花了20年才覺醒的人,他的確開始不怎么愛她,他身邊有太多的女人。他每一個都喜歡,連酒吧里偶然遇到的也不放過。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放縱享樂主義,即使結婚生子,他依然跟女兒介紹那些他擁有過的女人,并以此為榮。
很多人在評論里把愛瑪比作吉姆的靈魂伴侶,而其他的女人都是肉欲。其實大可不必,愛情和性并不是這樣的清白對立,它有很多中間環節,和互相糾纏,如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樣。
不是所有人都認為忠貞不移是最好的愛情,但悲哀的是,愛瑪是。
至于愛瑪和吉姆為何最后會走到一起,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各自都過得不如意。尤其對于吉姆來說,這個所占的成分更多。
所以,這也是我為那些長久等待付出的姑娘感覺心塞和不值之處,最后他選擇了你,不是因為幡然悔悟,真愛就在身邊;不是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而是因為生活的不如意,生活的各種變故!
母親故去,與妻子離婚,事業無成,而愛瑪是這么多年以來唯一一直默默陪在他身邊的人,事實上,到這個時候,吉姆自己應該也搞不懂對愛瑪到底是愛還是依賴。
整部電影最打動我的就是那句經典的話,她傷心的跑出去,又不甘心的跑回來擁抱著吉姆,滿眼淚痕的說:“I love you dexter? so much,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是受到怎樣的傷害才能讓一個姑娘對你說出這樣的話?
還記得吉姆告訴愛瑪他要結婚時,愛瑪落寞的樣子,整個城市的霓虹都照不亮她暗淡的眼睛。天大的委屈無人訴說,心心念念的人就在身邊卻又那么遙遠。那樣極致的痛苦下還要偽裝成快樂的樣子,拼命的撐住卻還是在擁抱時淚如雨下。
04
影片把愛瑪的死亡寫的非常平靜,也正是這平靜畫面令人惶恐、措手不及、令人窒息的痛,整個天空都塌了下來,壓得人喘不過氣……
為什么導演會讓艾瑪這個人物死呢?付出那么多,卻給了一個不太圓滿的結局,后來終于想明白了!王子和公主的愛情一般都會在他們沖破重重障礙,走到一起,然后就戛然而止。
沒有王子公主一輩子幸福甜蜜,生活中只有柴米油鹽,一地雞毛。婚后會分歧會吵架,理想主義一點點變質。
人性本身的自私盡顯無疑,選擇悲劇,完全是內心對愛單純的信仰,作者苦心經營的柏拉圖式愛情,也只有死亡才能通向永恒。
結尾閃回我最喜歡,二十歲的愛瑪和吉姆朝山下跑去,一路青春飛揚。
同一個鏡頭四十多歲已兩鬢斑白的中年男人帶著女兒上山,女兒問:你和愛瑪也來過這里嗎?吉姆說:是的,她曾經是我最重要的人!
吉姆說,是最重要的人;而沒有說,是最愛的人。我有一點疑惑,難道一直以來吉姆都是拿愛瑪當最好最可信賴的朋友,而不是心愛的女人?
二十多年,時過境遷,山還是那座山,你給了我生命中最美的記憶。轉身的那一刻,華燈初上……我們不知道未來會什么樣,只是我愛你,一生都不會變。
感謝我們在不經意間點亮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