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刪除
1.刪除雜亂的特性可以讓設計師專注于把有限的重要問題解決好,也有助于用戶心無旁騖地完成自己的目標。通過刪除來簡化設計時,請問問自己:“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
2.刪除功能時,要避免錯刪,尤其是把一切難以實現的功能統統抹殺。
3.增加價值始于核心體驗。在按照優先級對功能排序時,要時刻記住用戶認為那些關系到他們日常使用體驗的功能最有價值。與新增功能相比,客戶更關注基本功能的改進。
4.砍掉殘缺功能。問題應該是“為什么留著它”,而不是“為什么應該去掉它”。
5.“假如用戶想...”只會刺激人們求全的心里,擔心自己漏掉了什么需求。如果你發現別人或者自己說“假如用戶需要...”,那么只有一個答案:搞清楚這個功能對用戶是否真的重要。問一問:“我的目標用戶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嗎?”如果回答是“幾乎沒有遇到過”,那么放棄這個想法,繼續前進。【切身體會!不要猜測用戶可能會怎樣,可能不會怎樣。】
6.不要簡單地因為用戶要求就增加功能。應該對用戶的要求做逆向工程——搞清楚用戶到底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仔細斟酌這個問題是不是應該由我們的軟件來解決。
7.如果一個小的變化導致了復雜的流程,就應該退一步去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
8.功能和可用性哪個更重要?口碑、用戶評論、個人推薦以及產品試用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了大眾媒體廣告。砍掉不必要的功能,要強過無意義地堆砌。如果設計的產品承載過多的功能,更有可能降低主流用戶的滿意度,從而對產品的長期盈利能力造成損害。
9.記住:想取悅所有用戶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專注于目標客戶的核心任務,只要讓他們高興、讓他們滿意就行了。
10.在確定什么功能該保留、什么功能該刪除的時候,遵循如下原則:
確定用戶想要達到的目的,并排定優先次序。
專注于尋找能夠完全滿足優先級最高的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確定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最常見的干擾源,并將解決這些問題的功能,按難易程度排出優先次序。
要知道能夠滿足主流用戶的“足夠好”的遙控器與只有專家才看得上眼的“精準的”遙控器有什么區別。
不要以功能的多寡來認定產品的價值,應該看產品能否滿足用戶最高優先級的目標。
11.去掉界面上可有可無的選項、內容和分散人們注意力的玩意兒,可以減輕用戶的負擔,讓用戶專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12.選擇有限,用戶反而更喜歡。
13.刪除干擾因素
14.聰明的默認值(指適合大多數人口味的選擇)可以減少用戶的選擇
15.主流用戶希望“夠好就行了,快點”,而專家則希望“盡可能地完美,等多長時間都愿意”。
16.消除錯誤的來源是簡化體驗的一個重要思路。
17.減少視覺混亂的方法:
使用空白或輕微的背景色來劃分頁面,而不用線條。
盡可能少使用強調。
別使用粗黑線,勻稱、淺色的線更好。
控制信息的層次。
減少元素大小的變化。
減少元素形狀的變化。
18.刪除文字:
刪除引見性文字,eg.歡迎光臨我們的網站...
刪除不必要的說明,eg.填寫完這些字段后,請您按提交按鈕把申請提交給我們
刪除繁瑣的解釋。
19.精簡句子:
蘭哈姆方法——
不使用介詞(對于、根據、為了、通過、關于)
不使用正在進行時的表達方式
把被動句式轉換成主動句式
刪掉索然無味的開頭,開門見山
刪除廢話
20.刪除策略的核心就是干掉哪些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聚焦于項目:
聚焦于對用戶有價值的功能
聚焦于可用資源
聚焦于達成用戶的目標
刪除那些干擾性的、增加用戶負擔的“減速帶”
有兩個不能刪減的內容:
法律要件、不能脫離環境刪除某些功能。
CHAPTER 5 組織
1.在重新組織界面時,要考慮的問題包括:尺寸、顏色、位置、形狀、層次。如果通過組織的方法來簡化設計,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是只強調一兩個最重要的主題。
2.分塊:有關分塊的經典建議是把項目組織到“7加減2”個塊中。分塊越少,選擇越少,用戶負擔越輕。
3.組織之前,首先要理解用戶的行為:他們想要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4.簡單的組織模式具有清晰的界限——是非分明。所謂最簡單的分類,通常是指重復交叉最少的分類方法。
5.按照字母表順序排序,其實會把順序搞亂。
6.如果你想設計簡單的用戶體驗,那么最好先對內容有效地組織,然后再考慮如何設計所有。無論是設計還是使用,搜索都比瀏覽困難得多。
7.按時間、空間來組織。
8.網格布局。
9.大小和位置:在利用網格布局的時候,注意:重要的元素要大一些,即使比例失調也可以考慮。不太重要的界面元素應該小一些。如果一個元素的重要性為1/2,那就把它的大小做成1/4。把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
10.感知分層。利用人們的記憶原理,給人造化層的負擔很輕。eg.地鐵線路地圖。感知分層借助于顏色很容易實現。另外,使用灰色陰影、大小縮放,甚至形狀變化,都可以實現感知分層。
提示:
盡可能使用較少的層。
考慮把某些基本元素放在常規背景層。
盡量讓任意兩層之間的差別最大化。
對于相對重要的類別,使用明亮、高飽和度的顏色,可以讓它們在界面上更加突出。
對于同等重要的類別,利用感知分層技術,使用相同的亮度和大小,只是色調要有所區別。
11.色標:用顏色標記信息,需要人們花時間去學習和理解。
CHAPTER 6 隱藏
1.隱藏比組織具有一個明顯的優勢,用戶不會因不常用的功能分散注意力。
2.隱藏哪些功能?主流用戶很少使用,但自身需要更新的功能。這些功能與用戶的目標沒有直接關系。
事關細節
選項和偏好
特定于地區的信息
如果缺少這些,那就會變得太通用,無法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3.階段展示需要遵循的規則:
設定一種場景
講一個故事
說用戶的語言
把信息分成小塊展示
4.適時出現。盡可能徹底地隱藏所有需要隱藏的功能。只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位置上顯示相應的功能。(字典。)
5.把標簽放在哪里比把標簽做多大要重要得多。
6.使用隱藏策略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隱藏一次性設計和選項
隱藏精確控制選項,但專家用戶必須能夠讓這些選項始終保持可見
不可強迫或寄希望于主流用戶使用自定義功能
巧妙地隱藏。
7.刪除不必要的、組織要提供的、隱藏非核心的。
CHAPTER 7 轉移
1.設計簡單體驗中的一個秘密,就是把正確的功能放到正確的平臺或正確的系統組件中去。
2.在設備之間轉移(eg.移動端和web端)
3.向用戶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