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齒輪很難整個停下來,假期也是如此,于是還沒來得及看櫻,早櫻就紛紛地謝了。
早櫻沒看著,在我的花歷上,四月還有櫻花可看。上班路上,有一條長不過十余米的小道,道旁是晚櫻,今天經過時才剛剛有幾叢粉爬上枝葉。花是重瓣的,兩三朵聚在一起,擠擠挨挨,竊竊私語,彼此間非常地要好。那條小路“藏”在人行道的內側,是我前年試著走不同的路探測花情的發現之一。從第一朵花綻放到落英繽紛,大概半個月時間。我第一次走過的時候,花幾乎落盡,幸好沒人來掃,花鋪滿了一格格的磚,風一吹,露出那磚的紋路。我就坐在樹下,被那一下子的發現驚呆了,沒法用語言表達有多美,甚至不想告訴其他人。陽光從枝葉間灑下來,花瓣在明暗間游戲。短短的這一段,從此被我奉為花見小路。圖書館的晚櫻開得更晚些,樹形小,間隔距離大,讓人幾乎忽略了那是櫻花。
在“花見小路”上,櫻花樹下的杜鵑也會同時盛放,紫鵑較為常見,其中夾雜著不多的白鵑和粉鵑。在南寧,我看到了高山杜鵑,才知道原來有那么高的杜鵑花。
花事一茬茬地來。三四月的南京人剛去梅花山看過梅,南藝看過玉蘭(往年是南理工看過二月蘭),雞鳴寺看過櫻,接下來該去莫愁湖看海棠了。春天,最難分辨的自然是桃李杏梅櫻梨棠,這些粉花白花模樣相似,抬頭瞧瞧,個個都在眉開眼笑。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單單是認清海棠的種類,就得費一番工夫。南南還未滿周歲時,我們全家去莫愁湖看海棠,剛好遇到電視臺采訪,小朋友就出鏡了,他不停地去抓記者手中的話筒,還好采訪只有幾十秒。老家的院子,經過我先生的整飭,種上了各種花木,后來又在院子里澆了車道,花木所剩不多,現在印象深的就只有梨花、茶花和紫荊了。
結香也在三四月間開花,綠博園有一條道全部是結香,大概是因為去那里拍婚紗照的新人多,結香是喜結連理的意思。木香、藤本月季之類的攀援花可以做花墻,綠藤像小型瀑布一樣垂掛,上面點綴著花朵,散發著清雅的花香,想想就覺得美。不過,美人是有刺的。
春天的花多半是粉粉的,有一種花特別地黃,那是一種鵝黃,讓人止不住地喜歡。棣棠,可不是棠棣,兩者次序顛了個個兒,卻全然不是一回事。
陽光照著草叢,發出光芒,這時才發現草叢里是最活潑的。野豌豆、刺莓、蒲公英、車前草、苦荬菜、阿拉伯婆婆納、點地梅……還有更多更多叫不上名字的,都在草叢中無憂無慮地長,真的是動人顏色不須多。
有年四月在深圳,看到了金苞花、睡蓮、野牡丹,南方草木不同于江南一帶,四月就格外繁茂,十二月了,我還在廣州白云山看到盛放的野牡丹。特別的是,在深圳看到了美麗異木棉,那時并不是花期,但是怪異的滿是刺的枝干和大大的樹葉吸引了我的注意,搜索到它冬季滿樹繁花的樣子,更加驚嘆。
熱鬧鮮活的日子多了,就想要好好地凝視一幀畫面,心思飄到云霧里,盤腿靠著一棵樹,靜聽風吹過的聲音,或者深陷在抱枕里,再看一回安靜的《聶隱娘》……對了,你知道春天的信號是什么嗎?可不要以為是花,是春帶來的地衣的蘇醒,青苔生長,小小的芽苗伸著懶腰站起來。所以,蹲下來,看看那些可愛的青苔,也是我在想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