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我自己都無法了解自己評價自己。
畢竟,我這一十幾年都在扮演角色。
小學的時候,在扮演一個小學生,或許,單純,天真,善良,這些是小學我的標簽。
初中的時候,在扮演一個中學生。懵懵懂懂,情竇初啟,學渣,這些是初中我的標簽。
高中的時候,扮演一個高中生。叛逆,這是高中我的標簽。
在父母面前,扮演女兒,乖乖女。
在朋友面前,扮演志同道合者。融入生活圈,打好人際關系。
在長輩,陌生人,領導,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評價,褒獎不一。
我們扮演的角色不一樣,行為和結果也不一樣。
我假裝早熟,人家就說我早熟,我假裝好吃懶做,人家就說我是一個懶人,我裝作滿嘴謊言的人,人家就會說我只會撒謊,我假裝很有錢,人家就會說我是一個有錢的人,假裝我是一個冷淡的人,人家就會說我是一個冷淡的人。不管怎么樣,都不一致。到頭來,人們只會按照自己的喜歡的方式去解讀去拼湊。所以,我是一個怎么樣的人,你不會知道。
可笑吧,我自己也不知道。
或許,我是一個好人,或許我是一個壞人。
就像三毛《雨季不再來》寫的。
有時候,我多么希望能有一雙睿智的眼睛能夠看穿我,能夠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斕和荒蕪。那雙眼眸能夠穿透我最為本質的靈魂,直抵我心靈深處那個真實的自己,他的話語能解決我所有的迷惑,或是對我的所作所為能有一針見血的評價。
懂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