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是第一思維

中學的時候,因為是學渣,不得不另辟蹊徑來獲取關注,販賣影像、課外書需要接觸社會,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那個時候的自己在學校中是絕對的見多識廣,不僅是十幾歲的學生群體,就連很多成人也一輩子都沒離開過縣城,而且初中升高中的通過率也是98%以上。

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一批人,這種環境下,我自然保有超然的優越感:“學習不好又咋樣,老子照樣可以成為焦點、獨領風騷”,這是在高考前跟同學說的原話,以為甚至是堅信自己可以永遠領先,而且當時的同學也覺得理所當然。

高考后到了帝都,中關村火爆的很,到處都是生意;當時的地鐵還只有一號線和二號線,大望路、國貿、永安里三站的各個出口都是我盜版DVD的經銷商,那個時候還沒有自動刷卡,都是一個人站在樓梯口檢票,就連這些地鐵工作人員和我們都很熟,有什么新片給他們看,有什么嚴打風聲他們會提前告訴我們,所以做的異常順利,又讓我有了盡在掌握的感覺。

直到機緣巧合遇上大梁,他每天固定學習15小時的生活方式向我展示了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還有人是這么生活的!

受他影響,我也開始閱讀武俠小說之外的嚴肅著作,漸漸的發現自己的無知,平生第一次走出既定的認知,突破思維邊界。 讀的書多了,眼界漸開,徐小平老師的《圖窮對話錄》讓我有了出國的念頭,第一次知道了雅思,第一次目瞪口呆的看有國人說流利的英文,新的念頭引入新的世界,新的世界帶來新的認知,每天都過的不容易卻充實。

長年國外的生活帶給我最大的財富并不是一門外語、一個所謂鍍金的文憑、一些世俗意義的財富,而是獨立和包容,以及最重要的永不停歇的成長之心。

“再一次一無所知,從頭開始…這讓我很開心, 對于我們來說平常大小的事物,人們為之寫詩的那些——云彩、水仙花、瀑布,他們對于我們,就像天堂對于古希臘人,充滿了神奇…現在也許是最好的時代,你曾以為正確的東西幾乎都是錯的。” —— 斯托帕德(Tom Stoppard)

活到現在,一直是在一個領域中成長然后進入新的世界意識到自己的無知,繼續成長,如此周而復始,如果覺得很牛、很滿足,那么就是危險的開始;如果發現無知、開始適度焦慮,才是正確的成長姿勢,這就是進化。

現代哲學家和認知科學家丹尼爾丹內特(Daniel Dennett)在"Darwin's Dangerous Idea"一書中寫道: “如果要我選擇一個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我認為不是牛頓,也不是愛因斯坦,或是其他人,而是達爾文。自然選擇的進化思想統一了生命和意義的疆域,還有可能會統一空間和時間、因果效應、機能和物理定律。”

如果停止進化,則意味著會被淘汰。

現在的時代快到讓人根本來不及反應,量子理論、混沌理論、計算機科學以及立足于這些之上的大數據、智能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絕大多數人類的認知界限,而即便睿智如霍金、馬斯克也都在反對智能。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說:“一切偉大的真理開始時都是大逆不道”,要積極進化,走在時代前列,力求更加適應日新月異的世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