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夜偶然的失眠,讓我在凌晨四點半走進了七月與安生的故事。
? ? ?我是在電影之后,才去看了慶山的原書。原以為會有狗血的情節,幸好未出現。與原著不同,故事里的七月與安生,結局互換。從我的私心來講,更喜歡電影版,因為,我更愛安生。
? ? ?與七月不同,安生從一開始就一無所有,但卻勇敢的一塌糊涂。干凈的微笑,讓自己不再那么悲傷。明明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卻那么倔強。對自己唯一擁有的七月,她傾盡所有,只為讓她能幸福。安生給七月的,不是自己額外的幸福,相反是她自己一直得不到的。她在一邊賺取快樂,一邊統統塞給七月。她只是單純的以為,只要七月快樂,那她就是幸福的。
? ? ?后來,流浪,抽煙,喝酒,大笑。一走數年。那一張張明信片,最后一句永遠寫著“問候家明”。在我內心,每一句,就像盛開的一朵小黃花,一朵一朵,最后成了花海,如安生的心,如此美好,那么明媚。她深愛家明,不比七月愛的輕,否則何以這么痛苦的流浪。
? ? ?電影里的安生活了下來,成了七月的模樣,撫養著七月與家明的孩子。而七月也在安生的故事里,變成了安生,繼續著安生的夢。相比原書中安生的死,我選擇這樣的結局。安生的存在,讓這個故事更多了一絲倔強,多了一些向往。
? ? 但我想,電影里的安生應該不會和家明在一起,或許是我希望如此吧。
? ?過往的時光有些疼,相守并不會容易。往事不可追,記得最好的歲月,各自珍重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