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的輕松,只是你的沉重

文/一淺疏影

冷秋,月瘦。臨街,靜幽。窗掩,獨坐。焦灼,沉默。思憶,悔過。

我以為我早已忘記,卻不料今夜又記起。心緒難耐,波動難復,我只好在心底提筆,抒發感情,鐫刻印記。兒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滴滴的微信聲,于寂夜響起。我點開一看,老婆發的消息。細讀,思之,潸然于我。緣于睡前,四歲小兒一直喃喃自語,訴說他寂寞孤獨的往事——諸如爸媽以前不在身邊,爸爸未趕火車,被弄丟了之類。哽咽的語氣聽來有點悲傷,我不勝唏噓。不了解者認為此事可笑,唯我覺得甚是可憐,可悲。彼時,天各一方,我以為的輕松,只是你的沉重。

1.

兒子一歲半。為生活奔波,我忙工作,老婆也遠走南方。剛走路幾月的兒子,不得已托付給母親照看。因路途較遠(跨縣),我半月回去一次。曾記得某一次初秋,溫漸寒,天憊懶,落日下班太早,我輾轉幾次后,傍晚時才回到家。

開門的是兒子,看見我時,他有點兒欣喜,但還有些許猶疑,似乎感到陌生而熟悉。我喊了一聲,他躊躇了很久,才怯生生地喊了一聲“爸爸”。那聲音,奶聲奶氣,微微弱弱,小的可憐。之后,他兀自不敢上前,呆立在那,恰似一座表情木然的小雕塑。

第二日,我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才讓他和我親近起來。我抱著他在懷里,聽他嘰嘰喳喳地說話,談奶奶,幺爸,隔壁小伙伴和媽媽。我問他想媽媽不,他小雞啄米似地點頭,小眼睜得很大,滿含企盼。我給老婆打電話,她也很激動,要我給兒子拍幾張照片,發過去,以慰相思。

我讓兒子站在那里,他一動不動地看著我,規矩得很。我認真一看,總覺得哪里不對勁,想了半天,才發現兒子表情有點兒僵硬。“你笑一笑嘛,媽媽一會兒要看你哦”我溫聲細語地對他說。弄了很久,他才擠出一個類似微笑的表情出來。

他站在那里,似乎很不自在,想努力地扯出一個開心的表情來。我欲上前糾正,他卻把身子突然向后一縮,有點兒畏懼和茫然。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夠好,爸爸媽媽丟他一人在家里,獨自承受黑夜的可怕,心靈的孤單。現在叫他假裝很快樂,卻始終扯不出笑容來。

咔擦幾聲,一張內心沉重,笑容勉強的照片,從歲月里截取出來。孤單和寂寞混雜,悵惘和思念纏綿。他站在那里,仿佛一股蕭瑟的秋風,從寒流里吹來,一直吹到我心里,冷寂一時。我知道,少了我的手臂當枕頭,少了我的懷抱當暖爐,少了我的話語當慰藉,他很不習慣,一直缺乏安全感。他需要的愛在心頭難述,難開,以致于茫然無措。

2.

兒子兩歲半了。小苗已長大,該念書了。這一年炎夏,炙熱的氣溫,溫暖著之前我們父子,差點漸行漸遠的心。那是在學校,我身旁,他可沒那么規矩,調皮得很。他總是想做些稀奇古怪之事,來引起人們對他的關注,關心。為此,我可是多次哭笑不得,甚至傷透了腦筋。

煩惱事兒雖多,但溫馨事也不缺乏。有些事兒,看著可笑,深思起來卻傷心。夏日晌午,蟬鳴聲聲燥動,給這個季節平添了一股生氣。這日晨曦之時,我買了黃瓜和萵苣,后來熬了稀粥。只等我結束工作,就可以給兒子弄菜了。兒子放學較早,歸家等待。我忙碌在外,心在屋內。

到點,我急忙回家,急迫開門,聽見廚房響聲陣陣,奇怪至極。家里來人了?誰在弄菜?我滿臉問號,快步走去一看,一下愣住了。只見,地面上立著一個小小的板凳,其上站著一個嬌小的身影。他探著身子,微躬,左手努力地扶著鍋的把手,右手費力地上下攪動著。這弄出響動的家伙不是兒子,還能是誰?

我仔細一瞧,電磁爐居然沒開,鍋里卻有油。嫩綠的黃瓜,未削皮的萵苣,在鍋里翻滾旋轉,騰挪不已。看見我進來,他喊了聲,爸爸,我給你弄菜了,等下,就可以吃飯了。說著拿起盤子,幾下搗鼓,盛好裝盤,急匆匆跑到客廳,置于茶幾上。我也隨后跟出去了。

我從來不知道,他會做飯,還如此做。也許以前,他多次看我弄過,于是依葫蘆畫瓢,有學有樣。看著眼前盤子里,一刀兩斷,全生無鹽的黃瓜和萵苣,我沉默無言。我知曉:他不是模仿能力強,而是柔弱中帶堅強。知道我上班所謂的苦和累,他早早地弄好菜,等我回來,享受屬于父子間溫馨的午餐。

拿起碗筷,一陣沉思蕩漾心田,漣漪層層。“爸爸,你咋不吃菜呀?”兒子指了指盤子,納悶地說道。時光突然定格在那一刻,我哭笑不得卻心酸。他靜靜地立在那里,像極了一顆柔嫩的小樹苗,于默默地成長中,懂得了愛和分擔。“可是兒子啊,你這種覺悟似的行動,看是我的輕松,卻是你的沉重。”我內心默默念道。

3.

兒子三歲半,卻一直生病,看病吃藥成了家常便飯。身體柔弱,拘囿于一地,許久不曾出去看看。一晃眼,今年四歲半。暑假時,我計劃北上培訓學習,順便旅游散心。兒子本來不在行程之內,因為小孩子走哪兒,攜帶東西太多不便,又怕來個頭疼腦熱,起初我沒同意。

臨行前,我們告知了兒子,問問他的看法。結果兒子頓時悶悶不樂,哭鬧著不讓我們去,說他一個人害怕孤單,想念父母咋辦。不然除非我帶他一起才行,老婆也在一旁為他幫腔助攻,我央不住母子倆的請求,只好認可。興奮和愉悅在后面準備出行的日子里,掛滿了他的小臉。

七月底,我們過保定,到徐水。北風的涼爽撫慰,適宜的溫度照拂,兒子在母親的陪伴下,于游樂公園里一路游玩。開車、劃船、看恐龍等游戲,抒發了他內心最大的快樂。我也安心地培訓學習,徜徉于知識的海洋,流連忘返。歡樂時光總是來得短暫,匆匆三日,迅疾而逝。

三十日晚,我們計劃乘坐徐水到保定最后一班的高鐵(八點二十出發),然后再呆兩日,最后北上燕京。夏日的夜,寂寞而漫長。斜陽迤邐而下時,我們到了候車廳,東西放一旁,靜坐等待。火車來時,我們急忙上車。待坐定后,我才想起,候車廳里落下了我的培訓資料。

我匆匆而去,輾轉幾道,拿了東西往回趕。火車的滴滴聲驟然響起,像催命的音符,提醒著乘客,它將啟動了,飆速了。一秒,就差一秒,我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大家伙動了。兒子睜著無辜的大眼睛,一臉茫然和無助,語氣急促地問媽媽:“媽媽,爸爸呢,咋進不來呀,我們把爸爸弄丟了,我要爸爸,爸爸。”

喊著,喊著,他就哭了起來,淚水漸漸模糊了他的雙眼。我們彼此隔著車廂的玻璃,看著對方迅速地遠去。彼時,我的心頓時莫名的疼了一下,仿佛失去了什么東西,讓我一時間惘然,在站臺呆立著,一動不動。直到車站管理員,來催促我快出去時,我才回過神來。

“電影里的經典離別橋段,居然讓我在現實中真切感受到了。”我那時感慨不已。當晚,兒子是在賓館里哭鬧著睡了,一直喊著“爸爸”。俗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當晚我也被幾個老鄉邀請一起喝酒唱歌去了。第二日,我起床較晚,坐車過去時,兒子還一直問我,爸爸你咋才回來,昨晚咋回事,怎就被關門外了呢。我一時無語,不知如何作答。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摸著兒子的腦袋,我突然體會到陸游《歸家》里這句詩的意境了。世間功名利祿太多,我們在追尋的路上,忙忙碌碌,忽略或錯過了太多美好的東西。待回過頭來,也許才知道,親情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因為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她都將永久陪同著你。

夜深重,寒浸透。人不寐,思之沉。聽著電話那頭傳來兒子均勻的呼吸聲,我想著兒子曾經天真的眼神,憧憬的神情,我突然醒悟了。生活,不只是詩和遠方,它還需要一絲人間煙火,來溫暖你我。愛,別讓我以為的輕松,只是你的沉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參加《問道》的時候,有個姐姐,跟家人的關系都好,就是跟母親,有個結,每次觸碰都滿身的傷,沒有辦法交流。在NLP課堂...
    樂言樂語樂生活閱讀 571評論 0 0
  • 作為一個不缺胳膊不少腿,還有眼睛還有嘴的青春少女。我要主動出擊了。 但其實也就是,呃,找你在qq上說句話而已。 “...
    summer_lc閱讀 174評論 0 0
  • 韓國電影《向日葵》中,主角泰植的故事經歷向所有人展示了人性向惡與人性向善的轉變,同時也為大家描繪了黑惡勢力間人性猜...
    冰茶小小閱讀 43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