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曾經的四年,數不上來,自己去了多少次,幾十次。
從剛去青海的第二年,到2013年離開,帶了不止5波朋友一起探訪,它的迷人多彩總也看不夠。它的晴天雨天,春秋冬夏,我都走近過,唯獨沒在冬季冰封的湖面上走過。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
“似乎呼吸都靜止了,聽到風吹過耳畔的細微聲響嗎?
樹蔭也在微微的顫動了。
秋,
一切都是那么美。
這樣的季節里
有你,
有高遠的天宇
及遠處的金黃碧藍。
這樣的世界,
還需要什么。“
這么矯情的字兒,是閨蜜2010年秋天來的時候,我為她拍下這張照片后敲下的。
她第一次來,我利用了職務之便,給她拍了很多照,還給她上了一次《國慶青海湖景區游人如織》這樣俗氣的新聞。那也是我剛入職第一年,一切都剛剛開始,充滿了可能性。
青海湖邊的草地
我記得,當時人人網正紅,這些照片放在里面,真的吸了不少睛。好朋友也在第二年如約而至。青海湖依舊是繞不過的第一站,見慣了牛羊的我,第一次在湖邊見到了鹿。
湖邊無論是在最熱的7、8月還是秋冬,早晚的溫差都特別大。牧民依舊要穿起大衣,湖邊的草地汲出了水,馬兒睫毛上也沾滿露水。
最熱的季節去,要是住在湖邊,也需要備好一件秋天的外套。秋冬的早晚則需要棉衣了。
青海湖一帶所產的馬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很出名,當時被稱為“秦馬”。以神駿善馳出名。
住在湖邊,雖有溫差需要抵擋,但也一定有驚喜回饋你。
看著馬群的剪影消失在天際,草原的炊煙筆直地升入霧靄之中,聽著遠山的靜默和夕陽的沉寂,墨藍色的天漸漸濃郁。
無需多說,驚喜便是,好天氣里璀璨的星空,和幸運的銀河。
帶著月亮和星辰灑下的光暈入睡,別怕高反,一般人都不會有問題,早晨定好鬧鐘,有日出等著你。
去青海湖,在湖畔住一晚,第二天再啟程去往下一個目的地。這是來這里最好的方式。
乘著太陽還沒有完全過曝,這時候和清晨的湖水來一張合影吧。這時候的光會把人變得更溫柔。
如果你以為青海湖真的只是看油菜花的黃配著藍,那你確實要再多走幾步。
這是路上常見的現象,車要讓牛羊,要知道這原本是他們的領地。“公路是什么?”
離湖不遠,有一片沙島,風把沙搬運來。
我從香港來的朋友第一次踩上這個沙,她驚訝到,比香港離島那片最細的沙還要舒服。
我爸爸每次帶我去都會說,脫掉鞋子,要脫掉鞋,光腳去感受。
從眼前的這個坡跑下去,再借沖力爬上另一個坡,這個過程里,真的感覺自己要上天。
沙島最高點海拔3252米,是原來青海湖中砂壟突出水面受風沙堆積形成。
翻過日月山,跨過倒淌河,遼闊深藍的湖水漸漸顯現在藍天與草原之間。
夏季是青海湖最美的季節,金色的油菜花海也是你最好的畫框。
但是冰封千里的湖面、覆蓋著白雪的遠山、春日里成群歸來的候鳥、水中奮勇洄游的裸鯉則是很多人第一次去不曾見過的另一面。
這一面,溫柔依舊。
青海湖是藏族朋友的圣湖,百年以來默默守護這360公里范圍內的生靈。
如果說,要用一種方式表達我們對它的喜愛,那就是絕不要侵染它,不要貪鮮去吃這湖中1年才長1寸的裸鯉。用你的鏡頭、你的眼睛和心去記錄下你對它的欣喜。
每年,在最好的季節,來自世界各地,各種年齡的人,還會選擇用環湖騎行的方式表達對自己認可,或是對這片湖水的敬意。
以海北州西海鎮為起點,環青海湖一周約360公里,全部為瀝青馬路,路況極佳,其中環湖東路有專門的自行車道。4—5天的時間,足夠非專業選手來挑戰一下自己。
秋季湖畔,稻草金黃,湖面顯露更深沉的藍。這也是我最愛的季節。
其實,我一直覺得青海湖最好的季節可以在9月到10月。
湖水的顏色來自天空,遇到陰天,也不要沮喪,我覺得這份遺世之感,也不是誰都能享。
你要的草原和牛羊啊,這沿途一路,處處可見,不用擔心。
去青海吧,它離你不遠,它的風景不比你在任何地方看到的差。我后續會接著介紹青海每一個我去過的,值得推薦給你們的地方。這承載了我4年美好時光的地方,是我心頭不舍的分享。
想了解更多游玩攻略和騎行攻略的朋友,可以給我留言,我會解答。
想知道更多青海的故事,可以找我聊。
公眾號: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