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參加鼓勵咨詢師的課程并不是因為Alicia很著名,其實,我直到上午課程結束在和同學的聊天中才知道她在正面管教領域的鼎鼎大名以及她的各種傳奇經歷。我報名這個課程完全是看中了它的自我覺察功能,它的解決關系問題的方法。
一天的課程下來,對于我這個只聽了一堂樊登讀書會講的《自卑與超越》內容的小白而言,有些燒腦也有些感觸。
課程中,我們不斷的做著各種練習,時而觀察者,時而領導者,時而被領導者,而每一種不同角色的扮演不僅僅是對未來做鼓勵咨詢小組課程的準備和演練,更是對自身的一種覺察和接受,而我這篇簡書的內容則是一種行動,一個最小的,可執行可控的行動(Alicia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不行動是因為步子太大這和蔬菜的“步子大,容易扯到蛋”是多么的異曲同工,當然,說法溫柔了很多)
今天的活動主要都是圍繞童年的記憶展開的,比如“原點活動”“覺察活動”“家庭餡餅”“童年回憶”等,其實這確實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可能有意無意的我認為自己是沒有童年記憶的,至少是沒有足夠清晰的記憶的(事實證明并非如此),每一個階段的回憶都讓我感到困難和痛苦,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我對于那些或喜或悲的記憶的有意遺忘。而從這些塵封已久的回憶中,我看到并發現了一些我以前可能從未關注過的私人邏輯,而這些邏輯,對于我的生活和與其他人的關系都發揮了或多或少的作用。
而覺察后的做法就是接納。心理咨詢師的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無條件的接納。這一條不僅僅是對求訪者,其實同樣適用于咨詢師本身,或者,適合我們每一個人本身。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夠接納,不僅僅是別人,甚至是自己。我們不允許自己犯錯,不允許自己失敗,不允許自己不完美,而這許許多多的不允許其實都源自我們內心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結。換個角度想想,一個連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人,又如何能夠成為一個成功的咨詢師呢?
接納并不是最終的結果,我們接納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行動。就如同Alicia老師所說,減重的人如果連自己的體重都不能接納,那她可能很難有實際而明確的行為去減肥。而改變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詢問自己是否可以做的到,哪怕自己已經覺得這個標準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也應該詢問自己能否做到,這才是我們是否能夠堅持的主要因素。而最最簡單的行動就是記錄,還就減肥而言,最簡單第一步的行動就是記錄,記錄自己一天的飲食,一天的運動,一天的日常,可以先不用定太大目標,只需要去做個記錄,當自己記錄的越多就越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那么再針對這些問題一一去進行改正。每天一點點,一年就會有365點改變。
加油,期待自己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