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讀書求學時,受識知山川大岳,尤五岳,且金庸大俠多次提及,印之腦海。然比五岳更霸氣一句是: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仰慕廿多年,幸暉春三月,途皖南,決往。
? ? ? ? 時,下高鐵,同車遇二嫗,老態龍鐘,坐大巴,其后座一小孩,一嫗厭之,非逼鄰里換。于是,聽滔滔聊黃,口沫四濺,老氣充橫,環車掃視,該煨,十之七八,老孺人老婦。
? ? ? ? 黃山南腳下,謂湯口鎮,宿民居。晨早七時,上山車,人山人海,排隊,一個半鐘;車到云谷索道,人山人海,排隊,兩個半鐘;終于現群山,已是午時。
? ? ? ? 黃山氣勢雄宏,白石泛黃,松林枯枝,綠即松,松針綠。山奇石崇,白石梯級,忽上忽下,很是工整。游人如履平地,偶有險峻,加以持扶。路繞山,山藏人,舉目遠眺,滿山人。光明頂,明教之張無忌,解除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否知后來者?老孺人老婦,大叔大媽,繼而攻之,此等攻勢,哀嘆明教亡矣。
? ? ? ? 徽州古城,徽州府徽州鎮。始于北宋,《水滸傳》之宋江攻打方臘,百余好漢損剩廿七之方臘;徽州,方臘起名。江蘇,安徽,原江南省;康熙忌江南之過強過大,拆一分二,取江寧(南京)、蘇州,各一字為江蘇省;取安慶、徽州各一字為安徽省。徽文化,徽菜、徽商胡雪巖;大學士牌坊、大學士匾、大學士朱熹,無不透析著深厚底蘊儒商儒學。然九百年新安郡,八百年徽文化,抵御不了游客經濟誘奸,徽州易黃山。徽商大學士們黃泉下知,得刨墳起來大罵不孝子孫耶?往后,世人只知黃山,不識徽州矣。
? ? ? ? 山在奇,奇在名,山不如名,人不如山。你來不來,山在;你知不知,徽不在?顛覆傳統傳承,以商業論英雄時代,徽人棄徽州,后徽商允之!英雄奈何?大山名兮氣勢宏,誓銀吞噬古徽州。再見,徽州。
? ? ? ? 七月、八月登黃山,時最佳時,何以?暑假,年輕多矣。黃山老矣,也就七八月活力回春。黃山尚名乎?粵丹霞更勝!陰元陽元,丹青著粉,套用老句:黃山歸來不看岳,丹霞歸來不看黃。再見,黃山!
? ? ? ? ? ? ? ? ? ? ? ? ? ? ? ? ? ? ? ? 托盤
? ? ? ? ? ? ? ? ? ? ? ? ? ? ? ? ? ? 201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