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24? 晴
前兩天,有個大學同學聯系我,我和他是舍友,關系非常不錯,在校外兼職我們是一伙的,過去他對我照顧有加,現在交流自然格外親切。
他畢業后在本地發展,我南下深圳闖蕩,從畢業那一刻起,我就和同學斷了聯系,把全身心放在了事業上。
剛開始和他微信聊,后來直接用語音聊,回想和他上次交流,起碼是在一年前,回想和他上次見面,起碼是在兩三年前,如今回想同學那段時光,好像一切又都在昨天——不過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我05年上大學,06年和他一起校外兼職,從07年開始,我和他就成了補考的常客,別人看自己是沒過幾科,我和他是看有幾科過了,次次補考我和他都在一起。
當時在別人的眼中,我和他屬于“壞學生”,整天逃課不務正業,是老師經常批評的典型,很多老師根本瞧不上我們,甚至會用諷刺的話來挖苦我們……
但我們并不為所動!
我考上了一本,本以為飛黃騰達了,當我了解到我們畢業的走向和待遇時,那一刻我就決定,再也不能只待在學校瞎混了。
我學的是安全工程,畢業去向是一些工礦企業,待遇才1500塊/月,還要待在山溝溝里,一想到這些,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和聊到讀書時的點滴,好像總有說不完的話,但我和他都很慶幸,當時居然沒被老師“教化”成功,要是沒有校外那段兼職歷練,今天或許就和很多同學的狀況一樣了。
寫到這里聲明一點,并不是說同學工作就不好,也不是說老師教化不好,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有人喜歡上班的安逸,我和他更則喜歡闖蕩的刺激,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選擇,直接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為什么這么說?
我打聽了一下同學上班的待遇,好一點的六七千,三四線城市這樣的工資是非常不錯的,但要往上突破拿到一兩萬,那將是非常大的一個坎,除非做到項目負責人或公司高層,否則一生都很難實現。
兩年前我在日記中寫過一個觀點:畢業1-3年賺錢靠習慣,比如認真、勤勞、用心等;畢業3-5年賺錢靠經驗,比如專業、技能、心得等;畢業5-8年賺錢靠資源,比如人脈、關系、高手等;畢業8-15年賺錢靠投資……
當我和他再次交流這個話題時,完全印證了這一觀點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不再是一個觀點,而是一個確定的事實。
千萬別小瞧這個觀點,它就如人生的一個燈塔,時刻指引著人前進的方向,無數人今天遇到各種困惑,根本在于違背了這個規律。
很多人剛畢業,擇業總想找個工資高的平臺大的,從來沒在意領導和師傅是誰,這才是你未來“彎道超車”的關鍵。
為什么這么說?
工資高也不會高太多,平臺再好也要自己行,這兩點只能說你比別人起點略高一點,并不能決定三五年后的結果。
回看周邊的人,看這是不是事實?
看普遍規律,別鉆牛角尖。
人行為改變根本靠模仿——你跟誰——就會像誰——最終就會成為誰。
如果你上班后發現,平臺和待遇都不錯,結果上面領導不行,你要非常慎重自己的去留,你會在無形中受到上司的影響。
記住:你最終都會成為,那個你曾經最討厭的人。
如果待遇一般,平臺也一般,但上司不錯,你就緊緊跟著他,把他的一身本事學會,養成一身好習慣,人是受習慣影響的,好習慣就會塑造成功的你,一旦機遇來臨和平臺適當,你就會呈井噴式爆發。
這些都是我和他的真實寫照,他和我從06年開始在外闖蕩,當時同學對我們都瞧不上。
現如今再和同學交流,對他和我都是溢美之詞——佩服當年讀書時我們外出拼搏的勇氣——不過現在說這一切都為時已晚。
很多觀點我一直持續寫,并且一直反復踐行。
如,畢業三五年賺錢靠經驗,過去十年我換過公司,但領域幾乎沒換,無論干什么,都跟“教化”人有關,這點我從10歲開始就在練習了。
我讀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幫別人補習,幫別人化解內心的困惑和擔憂,當時化解的是同齡人的,如今化解的多是四五十歲的,能做到不排除有天賦的成分,但更加少不了這么多年的經驗疊加。
再回看很多人,畢業兩三年內,一直都沒找到自己有感覺的行業,內心就就一直定不下來,即便畢業三五年了,人還是如跳蚤一樣,在不同行業跳來跳去,只要你沒定下來,你的經驗累積就還沒開始!
試問:當你跳來跳去哪會積累半點經驗?你和那些剛畢業的對比又有什么優勢?
如果你在畢業的三五年內,一直在一個領域深耕細作,具備了良好的習慣,累積了豐富的經驗,此時你就會順理成章的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接各種資源——沉淀三五年再變現——從此你和同齡人(同學)有了天壤之別——以后你將在財富自由之路上奔走。
這時你剛到而立之年,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它是你生存發展的根基,此時的你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什么這么說?
對于剛畢業的人來說,你身上的習慣和經驗是他們欠缺的,這些人想跟你連接,甚至想成為你的下屬和徒弟。
如果年齡太大,溝通會有代溝,他們無法建立深入連接。
如果年齡太小,經驗尚顯不足,他們無法虔誠拜師學習。
記?。喝瞬挪皇桥囵B出來的,而是發現出來的,他有靈性你就給他機會,讓他充分顯現,再加以引導和練習,最終就會在實踐中使用出來,產生超乎預期的結果。
當你剛過而立之年,除了對接剛畢業的,還要將重點放在對接四五十歲的,他們有閱歷、有經驗、有資源,但是缺時間和精力,他們沒時間帶職場小白,除非這人天賦異稟,他會花心思培養,否則他們的焦點都在這種有經驗又有心的人身上。
這需要你很有耐心,跟這些人合作,求的不是賺取多少金錢,玄機在于他們的閱歷和資源。
跟這些高手合作,時刻謹記別耍小聰明,他們都是老江湖,你那點小伎倆,估計還沒使出來就會被識破,到時你就只有滾蛋出局的份了。
你內心必須絕對虔誠,抱著學習、付出和成就高手的心態與和他合作,這三五年不僅不求回報,還要大膽主動付出,當他們接受你之后,就會把你帶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你的視野和格局將會被瞬間撐開。
你能做成一件事,不完全是因為你有能力,能力只是門票,根本在于你交往的對象,以及你的境界,當你的境界升級一維,能力將是N倍裂變,用當下流行的說法就是將維打擊。
當你從而立之年開始,對上與四五十歲的合作,對下培養二三十歲的未來精英……
試想:當你到了四五十歲會出現什么結果?
如果還不明白,就看看《人民的名義》里面的高育良,他就是這個典型,唯一出現差錯的就是,他被人抓住了把柄,又被徒弟給“算計”了……
只要以此為戒,避免這幾點漏洞,難道不會是另外一番結局嗎?!
個人微信號:shi-gan? ? 微信公眾號:sg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