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阿里

來阿里實習一個多月了,還沒有寫過自己的感受,還是留下幾筆,以后方便回憶。

與大多數立志做一名程序員的同學一樣,在來阿里前總是覺得這是一塊圣地,這是技術大牛聚集的地方,可能里面隨隨便便一個人,都是在互聯網圈子中處于大佬級別的人物。在這里你能有更好的學習資源,交際圈子也能提升一個等級,而且不說工資、福利等等,可以說這就是程序猿的天堂,生活追求的方向。

在我們學校,能進BAT的都是學生中的佼佼者,可能每年也就那么十幾個,屬于產量極低的那種(博主所在的學校既不屬于985,也不是211)。而我,巧了,掛過科,逃過課,要是按照學習成績評定的話,連一個中等的等級都達不到。

很多人就會問了,博主成績這么low是怎么進阿里的?

這里說句題外話,在大學里,成績并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當然,我并不是說我能力強,只是想說明一點,作為學生,學習成績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個人能力并不只是包括成績。一家互聯網公司面試,更看重的是你的自學能力、個人素質能力、人格品性、取得的成就(技術能力)。公司招人進來,是看中你能在一定時間內為公司創造出多少價值,并不是慈善機構,花錢請你來學習。

當然,上面這些你可以當我在說瞎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嘛,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這是正常的。

在準備面試阿里之前,我正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實習,當時我大三下,也就是過完年之后就去了,為此逃課了兩個月左右。這家公司我就姑且叫做C吧,進C實習并不是我自己找的,而是學校的一個師兄在那邊上班,項目缺人,也想幫我積累些實習經驗,于是就推薦我過去試試。與我一起過去的還有幾個小伙伴,也是程序員,只是負責的方向不同,我是后端,還有一個前端,一個安卓端,一個產品,剛好可以組成一個小開發團隊。在那邊工作了一個月左右,就到了春招,身邊的小伙伴們就開始各種投簡歷,BAT、美團、搜狐等等之類的通通投了個遍,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投著玩嘛,反正面試又不吃虧,還能積累經驗。

當時我還沒有要找另外一家實習的概念,因為想著自己才大三,時間還早,而且目前在這家公司才做了沒多久,表現的這么急切的找下家,我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但是介紹我來的師兄怎么辦,感覺會愧疚。 最后還是那位師兄找我們聊了,說不會限制我們的發展,也希望我們能去更好的公司工作鍛煉自己,未來才能有更好的平臺。

很nice的師兄,算是我技術路上的啟蒙吧,很敬重他,他能力很強,前幾個星期跳槽去了騰訊。

于是,我的阿里夢開始了......

我因為投簡歷比較晚,錯過了很多公司的校招,當時只剩下阿里還有內推,于是找同學幫我內推了簡歷,這也是我唯一投的一家公司。準備面試那段時間還是挺累的,每天晚上12點左右從公司出來回家,就是想著把自己學過的回顧,把不會的學了,看大量源碼,做了大量筆試題目......幸苦真的不是白費的,最后經過了5輪面試,成功進入了阿里。

寫到這里,想給大家灌口雞湯,真實體會,學弟學妹們問我,我也是這樣回答

1、大學生活真的不只是聚餐、游戲、上課,還有自己的興趣,自己規劃的方向;

2、付出的努力是一定會有回報,只是有些回報可能來的比較晚而已;

3、大學,一定要有自己的交際圈子,平和的對待每一個人,很有可能你未來的某天需要你現在看不慣的人幫你一把;

4、夢想不管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會晚;

5、自控力、自學力一定要培養,凡是想做成一件事,這兩點不可能沒有。

我是7月初入職阿里的,實習地點在杭州,和我同時出發的還有一個小伙伴,也是經過面試拿到實習offer的。在登上飛機的那刻,心情還是比較復雜的。一方面是即將去公司上班,雖然只是實習,但還是想對獨立的開始生活了,一直不知道自己離開了父母會活成一個什么樣子,我也不相信自己獨立能力會很差;另一方面就是對于阿里,之前總是保持著一份敬畏之心,不知道真正的阿里生活是什么樣,會不會和期望出入很大。

未完,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