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黝黑的漁夫
寵這個字,大多數人都不會用在父母身上。
? ? ? ? 01? 能在外漂泊無悔,源是心有港灣
我們還年輕,我們常常在外,有人認自己是闖蕩,有人笑自己在流浪。但我們都覺得自己勇敢而無畏,正是年輕的模樣。可我們真的那么堅強、都不配擁有眼淚嗎?
前兩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段文字,朋友離家回去工作:“對老媽說一個人來回都習慣了,拎行李箱的力氣都變大了。老媽卻對我說下雨天回家有我們來接你,這種天氣回上海有人來接你就好了。”
她媽媽的話讓她一個人在車站哭得像個傻子。
? ? ? ? ? ? ? ?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吧?
風里來雨里去不曾有過淚水的我們,獨自在外時,強大得那么可怕,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修得了電燈抗得了水桶。可父母一句關懷的話就讓我們變成了手無寸鐵的孩子。我們總是擦干眼淚笑著說,我很好,不用擔心。
是牽掛讓我們這么無堅不摧嗎,是愛和守護讓我們無所不能嗎?
? ? ? ? ? ? ? ? 好像得笑著認一句,是。
我們的漂泊與流浪,我們一個人的城,我們身心上的傷痕,背負著這所有卻又無怨無悔、無懼無畏的我們,大概是因為心里有一處尚有歸路的港灣吧。
? ? ? ? ? ? ? ? 02? 可曾說過一句“我愛你”
我想很多人看過這個視頻:
父親有些老年癡呆,兒子帶父親出去吃飯時,父親直接把飯桌上的餃子往口袋里塞。
兒子看到了,抓住父親的手又急又羞:“爸!你干嘛呢?”
父親卻說要帶回去給兒子,“我兒子最愛吃餃子。”
? ? ? 他忘了一切,卻不曾忘過你愛吃餃子。
你呢?你說得上父母愛吃什么菜,知道她幾點去跳廣場舞,最近在追哪部劇嗎?
? ? ? ? ? ? ? 你知道他們何時生了病嗎?
我們習慣了被愛,因為被愛幸福又輕松,牽掛卻會讓我們疲憊。于是,我們一直當著一個孩子。
可是啊可是啊,父母的老去不會停滯,他們的老去孤獨而疲勞,還帶著滿身的傷痕。也許一場感冒,便可以輕易地打倒我們記憶里不曾老去、健碩康健的父母。
如果你曾停留過、靠近過,便能輕而易舉地看穿他們隨著年齡上升、技術下降的掩藏手段。他們的“我們很好”如此笨拙,堪稱宇宙最差的演技,擱電視劇里都是滿滿的尬點。
? ? ? ? ? ? ? 可是你信了,我信了。
我們給小伙伴筆芯,給同事們比心,跟相處沒一兩年的人說我喜歡你我愛你,卻不曾對自己的父母,輕易地說“我愛你”。
去說吧,去輕易地說愛吧,去讓你的父母笑罵你神經病、問你怎么了,去讓他們害羞、尷尬卻滿心歡喜。一句我愛你,有神奇的魔力。
? ? ? ? ? ? ? ? ? ? 03? 父母才需“富養”
如果你也曾無奈過父母轉發的標題黨朋友圈,如果你也為父母省吃儉用卻給你亂買無用的東西生氣過,如果你也曾覺得和父母之間有確實存在的代溝……
那么,我想我們都需要換個思路來解這道愛的難題。
這段對話你一定不陌生:
父:這個鳥是什么?
子:喜鵲
父:啊?叫什么?
子:喜鵲
父:什么?齊雀?
子:喜鵲啊!都說了幾遍了是喜鵲!
可小時候,你問一句喜鵲,千百遍,父親都一一笑著教了你。
而我們如今,卻將所有的耐心都付給了陌生人。對父母的富養,其實是一種耐心的“富”。如果你覺得孩子可以培養成優秀的人,便也能明白優秀的父母也可以“培養”而不是“要求”。
對父母的朋友圈,大家的無奈大概都相似。
有朋友說自己的父母花了十幾萬買保健品,本身有效但和十幾塊一斤的一種中藥原理差不多,有朋友說父母整天給她看亂七八糟的文章,有朋友說父母的話才是不得不喝了再吐的毒雞湯。我們嫌棄,我們說“不要信這些”,我們“恩恩哦哦”的敷衍。
我曾經儼然也是這一行列的人,但有一天我突然嘲笑了自己一把,所有的人都喝過成功學的雞湯,知道“把解決方法展示給領導而不是展示問題”。父母何嘗不是這樣?
比起“不要信這些”,找一些簡單易懂的科普文、辟謠文發給他們看;比起“不要買這些”,買一些知名有保障的保健品、溫和中藥寄回家;比起恩恩哦哦,可以經常轉發一些文章給他們看,潛移默化中也是一種想法的交換;帶他們去旅行,讓他們又潮又酷說著“奈斯特米吐語”……
富養父母,也是一種“噓寒問暖 不如打筆巨款”。這句話我們都不陌生,朋友圈楚楚可憐、做作的自嗨,可能誰都有那么一兩次。說句“買點好吃的”、“用些好的”很輕松,但他們言不由衷早已成習慣,父母啊,在這上面可是最不聽話的人了。
所以啊,把好吃的買回去,把你簡單就能刪選出來的好用的寄回去,還要狠狠地說句,你們不用就扔了啊。
對父母的富養,是去“培養”他們會花錢。沒幾個父母能把錢痛快地花在自己身上,他們緊緊縮縮地把一輩子過成了一個樣,全部心思系在你身上的模樣。
曾經聽過一個醉到吐的人說:就是差錢,讓他們花他們不花,就該把錢大把拿回去,燒都不心疼,他們才會可勁兒花。
他們不會花錢嗎?我的衣柜里還有一件老媽買的中年婦女style、大紅色羽絨服,價格貴到只能當壓箱寶。不是他們不會花,只是他們已經思考自己不在時,你一個人要多少錢才能活得不委屈。
愛是幸福,父母的愛,是難得生來就有、不用汲汲交換的財產。愛很沉重,這份愛,需要我們的回應。
我們早已到了去接受任何一個人逝去的年紀。子欲養而親不待,不是一句警句只是一個笑話。
所以啊,去寵你的父母吧,趁時光還有,而你我都彼此牽掛,先說一句“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