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大信息學院·三下鄉實踐報道
作者:機時予 攝影:機時予
每個人的青春都應該有自己的過場,或者轟轟烈烈的震驚,或者默默無聞的付出,機電系的“機時予”志愿隊就是這樣一個無私奉獻的隊伍。這里沒有絢麗的城市夜景,只有稀疏的蟬叫聲和一輪明月;沒有喧囂的人海,只有淳樸面容的鄉村。
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出征
又是一年七月時,今年的太陽好像格外熾熱。7月8日9:00,機電工程系的“機時予”隊伍在圖書館門口,參加了“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2017年大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當傅院長將我系的志愿旗交給團長的那一刻,預示著機電工程系志愿者們的征程開始了。
拿著重重的行李,新一代志愿者們踏上了去太谷縣范村鎮象谷村的道路。一個多小時的走走停停,終于來到了目的地。這里沒有一點霧霾,滿是雨后泥土的清新。“感覺這里的一切都充滿了愛與清新的味道”一位志愿者說道。
剛下車,志愿者們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情款待。一陣寒暄過后,志愿者們開始幫著村民們打掃庭院屋落,小動物們如趕熱鬧似的,在院子里面跟隨著志愿者們跑來跑去,身強力壯的男生們終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志愿者們里里外外忙得不亦樂乎。說說笑笑中夜幕降臨,在這個30多度的夏季,流下的汗水見證了志愿者們的成長和愛心。
一天的勞動與汗水,一天的開心與歡樂
在這里,“機時予”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深深的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他們在鄉親們心中樹立了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學生蓬勃﹑熱情﹑奉獻﹑務實的形象。這也正是此次“三下鄉”精神。
伴著夕陽日落西方,隊員們迎來了在象谷村的第一個夜晚。經過一天的勞作和辛勤工作,每一位下鄉隊員心里都有特別大的感觸,或感動、或喜悅、亦或稍許對城市生活的眷戀。不同于城市生活的是,鄉村沒有車水馬龍,也沒有汽笛鳴長,一輪彎月懸在當空,只是靜靜地發散著柔和的光。
雙腳的酸痛、磨起的水泡在別人眼里或許是痛苦,但對于我們來說卻是那么的充實。回到宿舍,后勤組的小蜜蜂們已經準備好了可口的飯菜,粗茶淡飯,卻能讓每個人都吃得如此心滿意足,或許彼此之間的付出與溫暖才是最好的調味包。
這是一次經歷、一次成長的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機時予”的每一位志愿者累并快樂著。世界那么大,我們在路上,放眼去看不一樣的世界,在內心沉淀最完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