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寇莫追”出自《孫子·軍爭》:“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意思是不追無路可走的敵人,以免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為什么“窮寇莫追”?所謂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把敵軍逼入絕境,敵人會背水一戰,士氣一定高漲,此時的敵人個個是猛虎,如果放敵人一條生路,敵人會爭相逃命,哪有士氣可言?如果異地再戰,這股敵人有失敗的經歷,如同驚弓之鳥,是敵人中最容易的對手,也就是敵人的最薄弱的環節,照準這個環節一刀砍去,哪有不勝之理?
春秋時,燕將樂毅出兵攻打齊國,最后僅剩呂城和即墨沒有失陷,后來呂城失守,只有即墨了,齊軍已到垂死的邊緣,齊國名將田單振臂一呼“國家就要滅亡了,我們怎還會有家呢?”士兵人人有誓死報國的決心,結果一戰收復全部失地。如果燕軍在打到即墨城下時主動示弱后撤,齊軍怎會有視死如歸的豪情?
田單(tián dān)生卒年不詳,媯姓,田氏,名單,臨淄人,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任齊都臨淄的市掾(管理市場的小官)。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擊破燕軍,收復七十余城,因功被任為相國,并得到安平君的封號。后來到趙國作將相,死后葬于安平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