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架構師之路4 設計模式6大設計原則

Android 架構師之路 目錄

架構師的目的是為了什么?----利他
  1. 針對開發者(站在開發者角度進行軟件設計和開發)

  2. 針對公司(站在公司角度進行軟件設計和開發)

  3. 針對客戶(站在客戶角度進行軟件設計和開發)

單一職責原則

全稱: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縮寫:SRP

定義:就一個類而言,應該僅有的一個引起變化的原因。

通俗一點:一個類中應該是一組相關性很高的函數、函數封裝。

說白了模塊劃分

案例:簡單圖片加載框架進行演示

開閉原則

全稱:Open Close Principle

縮寫:OCP

定義:對擴展是開放的,對修改是關閉的

案例:簡單圖片緩存框架

里氏替換原則

全稱: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縮寫:LSP

定義:任何一個基類可以出現的地方,子類一定可以出現,并且不會產生任何錯誤(注意:必須是父子關系)

總結:

第一個注意:里氏替換原則核心就是抽象(繼承和接口) 每一個子類都會擁有父類的方法屬性。

第二個注意:開閉原則和里氏替換原則生死相依,通過里氏替換原則達到了對外開放,對修改關閉。

依賴導致原則

全稱: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縮寫:DIP

定義:高層次模塊不依賴于低層次模塊實現細節

A.高層次的模塊不應該依賴于低層次的模塊,他們都應該依賴于抽象。

B.抽象不應該依賴于具體實現,具體實現應該依賴于抽象。

通俗一點:說白了,依賴于抽象,不依賴于具體實現。

指導子類實現功能細節

接口隔離原則

全稱: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縮寫:ISP

定義:客戶端不應該依賴于它不需要的接口,一個類對另一個類的依賴應該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總結:將非常龐大、臃腫的接口拆分成更小的更加具體的接口

迪米特法則 (最少知識原則)

全稱:Law of Demeter(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縮寫:LKP

定義:一個對象應該對其他的對象有最小的了解
總結

六大基本原則都是基于抽象(抽象類和接口)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