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北京的地鐵上

圖片來自網絡


林堯是我室友。寒假結束,我從家里來的時候,林堯已經去實習了。

林堯實習公司是一家外企,在東單。面試當天林堯起了大早,穿上正裝,化了淡妝,在地鐵上臨時想了個英文名字。Summer 。林堯希望自己能像夏天一樣,對生活永遠充滿如火的激情,待人接物永遠保持赤誠的熱血。

面試當天下午,林堯被通知,三天以后去上班。之后,林堯開始了她奔跑在北京地鐵上的生活。

面試那天,林堯從馬連洼乘地鐵16號線。她以為,學校在“村兒里”,這附近人不會很多。結果,林堯錯了。即便是西五環,早上7點,16號線地鐵上的人已經多的不得了。在西苑換乘,剛下車,就像一瞬間的事情,林堯看到四面八方的人群蜂擁而至,齊齊地奔向,準確地說是跑向地鐵4號線開往天宮院的方向。一排排的人,或者說一堆堆的人堵在車門前,一開門便一股腦往上擠。林堯不需要往前就被推擠上了地鐵。這個換乘大站,如此遙遠的西苑竟然有這么多人。林堯說,她很好奇,這些人都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北京的上班族太可怕了!這是林堯的第一印象。

林堯在海淀黃莊站換乘10號線。林堯方向感很差,海淀黃莊對她來說有點復雜。她花了三周的時間摸透了從4號線到10號線知春里方向的換乘:下車,沿著樓梯上樓,右拐。坐八站,在惠新西街南口繼續換乘5號線。同樣是花了三周的時間,林堯記住了,列車過了知春里,在知春路站地鐵的門會換另一邊開,到了安貞門站,又會換回來。林堯說,這樣她就知道,什么時候不能再靠著門邊站了。

惠新西街南口站對林堯來說簡直是個地獄。林堯很想知道,地上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在這里換乘。每一次,林堯說,她從來沒有上去過等來的第一趟列車。這一站的人真的太多了,車廂里的人還沒有下完,車門已經關了,她就看著那些拼命想要擠下來的人被帶到了下一站;人群推著她擠上前,要上去的人還沒上完,車門已經關了。下不來,上不去,惠新西街南口站,嘈雜的人聲,奔走的步履。林堯說,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大哥。那天,提醒車門即將關閉的鈴聲已經響起,急著下車的大哥伸手撐開了車廂的門,而外側的防護門還是緩緩地關上了。憤怒,焦躁,不甘,著急,那位大哥不停地喊著,開門啊,我要下車!門外的保安很淡然地看著他,似乎這種事情已經司空見慣。門開不了了,放開吧。語氣里盡顯不耐煩。掙扎著,最終那位大哥無奈地松開了手。林堯講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是心有余悸,危險不說,大哥生氣的樣子真是把她嚇到了。隔著玻璃站在他面前,林堯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憤怒,像張著大口,要把她吞掉。林堯說,她想不明白,不就是幾分鐘的事情,大哥為什么要這樣做,耽誤整趟列車人的時間?可是,林堯緊接著說,擠了幾周地鐵以后,她開始理解大哥的感受了。

坐5號線到燈市口站從C口出,走不了幾步路就到公司了。整個過程中,林堯換乘了三次,耗時約1小時20分鐘。

后來,林堯選擇了先乘坐公交車到西苑再乘坐地鐵。林堯發現,如果她早起,公交會堵;如果她晚起,地鐵上人會很多。

林堯說,她曾覺得換乘太過于麻煩,于是嘗試了去東單乘地鐵1號線,在西單換乘4號線。她沒想到地鐵1號線上竟然沒有什么人。不過,地上是王府井、天安門,又能有什么人呢。西單的換乘遙遠而又復雜,大家向著各個方向,沒有人流帶著林堯走。林堯跑啊跑,看到熟悉的4號線的時候,林堯說:以前我去西單的時候,是去吃喝玩樂的。林堯說,她前面站著個很帥的小哥哥。這是唯一的安慰。4號線上每一站的人都很多。林堯說,她后來還是選擇了多次換乘,時間是差不多的。

林堯說,她很費解,為什么北京的上班族總是這樣匆匆茫茫,奔跑在路上,難道早起幾分鐘有這么難嗎?林堯說,她后來慢慢地明白了,這根本不是早起幾分鐘的事情。林堯說自己也算是他們中的一員。

林堯說,只有擠過北京早晚高峰的地鐵,才能真正體驗北京的生活,大部分人的生活。

林堯說,早上從公交上下來,看到很多人嘴里正啃著早餐,快步走向地鐵。還有很多人,提著保溫袋,里面裝的是午餐,甚至是晚餐。有些公司是不提供午餐的。這意味著這些人要起的更早或者睡得更晚,并且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而是一年兩年。

林堯說,北京是個相對公平的城市,地鐵就是這個城市的烏托邦。我問她,此話怎講。林堯說,因為她的主管和她一樣,都要擠北京的地鐵。各式各樣的人,每天從北京的四面八方集聚在地鐵上,從地鐵上開始新的一天,又在地鐵上完成一天的終結。不論你是踩著高跟,化著精致妝容,穿著職業裝的OL,還是綁著馬尾,蹬著帆布鞋,挎著雙肩包的學生妹;不論你是用著iPhone,Samsung還是vivo,OPPO,久經職場的老鳥還是初出茅廬的小白,地鐵都是你出行的第一站。北京,這個古老而又充滿著現代化的城市,用她開放柔軟的一顆心包容著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各個階層的人。沒錯,這個社會是有階層的。林堯說,只是階層,并不意味著你有多驕傲,我有多卑微。只是我們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快樂和煩惱。

林堯說,她沒想到現在還會有人在地鐵上看紙質版的書,她也沒有想到有人帶著耳機在背著單詞,她更沒有想到有人帶著個小板凳,像小矮人一樣,夾坐在人群的空隙間。大多數的人,都是低著頭,玩著手機。微信,QQ,微博,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碎片化的閱讀占據著每天來回將近3個小時的車程。林堯說,如今的網絡和新媒體發展的太快了,可是人們也太需要這樣的發展了。還有很多的人,會利用地鐵上的時間追劇。林堯去實習的時候,《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播。林堯說,這部她只看過前五集的電視劇,通過各種推送還有在地鐵上瞟過幾眼“無聲”的情節以后,她已經可以和別人各種聊了。林堯說,必須要承認,這種在地鐵上偷瞥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可是,林堯接著說,有時候擁擠的地鐵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被”站在別人身旁,可能一個側臉,一個低頭,就看到了別人的手機。林堯說,有時候在地鐵上不能太計較,被踩腳也是常有的事兒。

剛去實習的時候,每天都要坐地鐵,林堯覺得自己有了心理陰影。下班還好,早上,北京的上班族像瘋了一樣跑著擠著推搡著,想要在關門鈴響前沖進車廂,又在車廂里動著扭著沉默著,然后火急火燎地換乘,奔赴下一個戰場。腳步匆匆,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駐足,欣賞身旁的風景。林堯說,她記得有一次,在海淀黃莊,為了趕上那班地鐵,她差點被門夾住。每一次走在人群中,總覺得很危險。除了這個以外,林堯說,其它季節還好,試想一下,如果是夏天呢?對于一個女生來說,即便是正常的穿衣,薄薄的衣料,在擁擠當中會怎樣呢?林堯說,想想,真的是太可怕了。擠在北京的地鐵上真的是太可怕了。

可是,林堯說,這樣的日子經歷多了,她越來越能體會到上班族的生活,更多的是有了一份理解,心疼,甚至欽佩。

那天林堯從地鐵站出來的時候,外邊下起了瓢潑大雨。林堯說,她就站在509的站牌下,看著上方黑漆漆的天空,聽著耳邊嘩啦啦的雨聲,一道閃電劃破,隨之而來陣陣轟隆隆的雷聲,鬼怪般的想要吞噬整個人間。偌大的西苑交通樞紐里,除了三兩個巡邏的保安,只有林堯一個人。林堯說,進地鐵的時候天還是亮的,等從地鐵里出來天已經黑了。仿佛過了一個世紀,一趟地鐵的行程人間早已變了模樣。

林堯說,有天她接到爸爸的電話,問她吃飯了沒有。那時候,林堯正坐在回學校的公交車上。林堯曾戲謔地跟爸爸講,家里的人晚上七點多都已經吃完飯去散步遛狗了,北京的上班族卻還在地鐵上晃蕩。沒有到一語成讖,有一天自己竟然開始在地鐵上晃蕩。林堯說,這樣的生活她只需要經歷短短的幾個月實習期,而對于那些上班族來說,這就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林堯說,每一天,工作了一天以后,他們要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做飯吃飯再收拾一下,也許還需要給明天中午做頓午餐。第二天,在睡眼朦朧中起床穿衣梳洗,女生還需要起的更早,因為要化妝。每一天,在地鐵耗費近三個小時,消耗的不僅僅是寶貴的時間,更多的是對精神和身體的煎熬。這樣堅持的日子,不是按天也不是按月來數,這樣的計量單位是,年。于是,朋友圈微博追劇,玩手機上網,是他們日常唯一放松的方式。如果想在每天的生活里,像那些所謂雞湯里一樣健身、讀書、學習去充實自己,林堯說,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會讓他們覺得更加辛苦。

林堯說,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林堯說,她慢慢地融入他們便理解他們,更多的是心疼他們。林堯說,這個社會應該給予這些上班族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他們要承受的比我們想象的更多。對他們,不應該太苛刻。花時間掛在網上,更多時候只是無奈的選擇,和長期如此難以戒掉的壞習慣。但是,林堯轉而又說,當這個社會給予我們包容的時候,不是說我們心安理得地接受就好,而是更應該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一個更健康更優秀的自己。因為我們,必須對得起這份信任。因為在對得起這份信任的同時,也是為了讓父母放心,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只有行動起來去改變現狀,現狀才能被改變。

林堯接著笑了,說,看似苦逼的生活,但其實每個人都過得有聲有色。對他們而言,生活就是詩和遠方。林堯說,真的,她越來越欽佩他們。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手里拿著手機邊看邊走,車廂里不用扶手也可以紋絲不動,擠地鐵的時候也少有沖撞。她覺得,這些上班族已經練成了一些技能,還有些心照不宣的約定。林堯說,即便早上再餓,她也從未在地鐵上見到有人吃東西,每個人打電話的時候也總是試著小聲。還有不論多累,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他們都起身讓座。林堯說,她覺得,這給不管不顧拼命往前奔跑的社會添了一絲溫情,讓人感動。

但這不是最令人感動的。林堯說,當你選擇踏上北京的地鐵,開始奔跑的時候,前方的一切都在你的想象中,也許美好,也許痛苦,也許堅定,也許迷茫,也許被迫選擇,也許主動出擊,你都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并且有勇氣去堅持一天又一天而不退縮。林堯說,在這一天又一天的消耗里,生活仍在繼續,你會一顆積極的心去努力享受生活,將痛苦踩在腳下,而在云端微笑。你開始承擔自己的生活,負擔自己的一切,在追求理想生活上不斷前行,盡管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盡管未來可能什么也看不到。

林堯說,這些,他們都做到了。林堯說,他們值得佩服。

林堯說,她好像開始明白為什么這么多人選擇了北漂。林堯說,北京這個城市,有它獨特的魅力,冥冥中吸引著人們。每天都有太多種可能,它給了人們太多憧憬,充斥著無數的競爭和壓力,也給了人們太多機會,讓很多人走在追夢的路上。

林堯說,當她站在路口,看著往來川流不息的車輛;當她站在天橋上,看著空無一人的街道;當她把書包頂在頭頂,在大雨中奔跑;當她饑腸轆轆身心俱疲,走出地鐵走上公交;當她拼了命做完工作,站在茶水間看著對面的高樓;當她站在百望山上,看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卻沒有一盞屬于自己,她開始舍不得北京了。

林堯說,當她站在景山上,俯瞰宏偉的故宮沐浴在朝陽下;當她走在凌晨寂靜的長安街,抬頭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當她窩在咖啡館里,貓咪一躍而上來到她的面前;當她走在王府井上班的路上,周圍林立著高大的寫字樓;當她漫步在北京的胡同,大爺大媽親切地對她微笑;當她騎著單車,晃蕩在北京街頭,鈴聲叮當,她開始舍不得北京了。

林堯說,她知道,奔跑在地鐵上的每一天有多難。但她也知道,奔跑在北京的每一天有多幸福。林堯說,每一天都有人在思考著,北京,來還是不來,走還是不走。每個人都自己的想法。其實,不過是選擇而已。

林堯說,北京的花花世界,充滿著新鮮事物。它會讓你用一顆好奇和積極的心去探索精彩未知的每一天。林堯說,當你選擇了北京,不顧一切追求心中所想,咬緊牙關吞下所有苦難,當你選擇了留下,付出心血趟下汗水,奮力奔跑勇往直前,至少最得起自己的一顆心。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它。林堯說,北京的上班族就是真正的英雄。他們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卻依然堅定地走在路上。

實習期結束的時候,我去林堯公司找她。我問林堯,你會留在北京嗎?林堯說,不知道。說這句話的時候,林堯站在公司樓下,抬頭看著面前這棟樓。然后她輕輕地笑了。林堯說:剛到北京的時候,我覺得北京這個城市太恐怖,我想要逃離,我告訴自己說,這里不是我想要的地方。可是,現在我明白了,當我用盡全力奔跑在北京的地鐵上,北京這座城市,一定會給我,我最想要的東西!


你還記得你在北京最初的夢想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