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楊乃文,是很多年前的某天在電臺里聽到了那首《我離開我自己》。
“對世間的離別深信不疑,因此才會相依”,一下子就被這極具質感的聲線吸引住了。
后來專門去搜了這首歌,低沉動人的女聲,配上封面上的這張圖片,第一反應是,這么獨特的嗓音,這么氣質的長相,怎么沒火?
后來便單曲循環《我離開我自己》,聽到“你問我發生了什么,無光的夜不動聲色,心似淬火不能觸摸,溫柔無因果”時,有種明明是撕心裂肺唱出來卻哀而不傷但又能喚醒你心底悸動的感覺。特別是"一霎風雨我愛過你,幾度雨停我愛自己”時心跟著一陣顫抖,覺得這歌詞配上這聲音,簡直不能更有感覺!用一個即將死去的人的口吻來講述自己一生的故事,我覺得這首歌唱出了一個矛盾但是又不可動搖的事實,我們最愛的是自己,而我們最恨的,也是自己。
楊乃文是誰?
臺灣女歌手,1997年憑借第一張專輯《One》出道,2000年便憑借第二張專輯《Silence》拿下當年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如果你知道當年這座獎杯是楊乃文打敗了王菲、張惠妹、莫文蔚、范曉萱才得以收入囊中,你一定會驚訝于這些年她的低調。
一直以來,楊乃文算是比較小眾的歌手,給人的感覺也都是“高貴冷艷”、“女王”、“不食人間煙火”。不熟悉她的人,會覺得這個雙魚座歌者面容嚴肅,難以接近。但她說,自己只是太容易緊張,而且至今有些不知道如何應對大眾和媒體。
17年前從梅艷芳、張學友手中接過獎杯的那句“謝謝,謝謝大家!”,從此就為這個特立獨行的女歌手身上貼下了酷的標簽。但很少人知道乃文出道發片前做過平面模特,以及大學時代專修生物遺傳學,所以那所謂的酷不過是骨子里的淡定使然。
出道近20年的楊乃文,6張專輯加上英文自選集和演唱會專輯,8張專輯的數量并不算高產,她本人也保持著些許初出茅廬的戰戰兢兢。雖然一直有不同的音樂作品問世,但是每一張專輯對楊乃文來說,都代表著最真實的她,不只有直率的冷艷,也同時擁有對感情與生活細膩體驗的溫度,她一直都是她自己。
而她最近又一次走進大眾視野則是因為那首《推開世界的門》。這首歌在今年的中國新歌聲和快樂男聲舞臺都有人唱過,但是自從聽了原唱的版本,我便覺得其他版本都是浮云了。
《推開世界之門》是楊乃文專輯《離心力》中在內地最為走紅的一首歌曲,這是一首很英倫范兒的作品,楊乃文說:“這首歌簡直是把另外一半當成是一張世界地圖,你決定在他世界游走一輩子,你看得到他的過去和現在,甚至于未來。”
于是有人說,這是一首寫愛情的歌,但我卻覺得這寫的是人跟不同時期自己的三次對話。
“推開世界的門,你是站在門外怕遲到的人,捧著一顆不懂計較的認真,吻過你的眼睛就無畏的青春”。
推開時間的門,看見了20歲之前的自己,對規則保有敬畏,但對青春無懼無畏。那時候的我們愛憧憬愛做夢,天不怕地不怕,幻想自己人生的無數種可能性,但是“世界本該是你醒來的模樣”,而青春卻也是左眼悲傷,右眼倔強,一邊懷念,一邊感傷。
“推開世界的門,你是站在門外最孤單的人,捧著一顆不懂計較的認真,路過你的時候,時間多殘忍”。
推開時間的門,看見了20歲-30歲之間的自己,孤獨無助,在殘忍的時光中摸爬滾打,艱難且無奈。這個時間段的我們,要違背自己的本心做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很多人變成了當初自己所討厭的那類人,所以“世界本該是你誠實的模樣”,眼看時間不斷流逝,但又能怎么辦呢?
“年少的輕狂,遲暮的傷,都等著被她原諒,原來你就是我回去的地方。推開世界的門留給你的寵愛,別走得太快。”
這一段應該是跟年輕時候自己的和解,不管是年少輕狂,還是后來被愛所傷,都是自己最真實的樣子,都應該被自己認可和原諒,所以,讓我們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重新推開時間的大門,慢慢行走,慢慢體會,也慢慢成長。
有人說“左手的泥呀,右手的泥呀,知己的花衣裳”改成“左手的泥呀,右手的你呀,織起的花衣裳”會更好,我覺得未必。我個人的理解是,人生是一個摸索前行的過程,左右手的泥則更好地體現了生活當中的各種掙扎泥濘,生活多難啊!可慶幸的是,一路走來還有知己在身旁。
這首歌就是一個與過去的自己對話并回望的過程。
有去百度貼吧上搜過楊乃文,她的貼吧簡介是“比想像真實比另類悅耳比民謠豐富比流行自由”,這幾句話用來形容她的音樂再好不過!
有人說,楊乃文的唱腔一字一句清楚分明,而這樣的聲音,唱起情歌來,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刻在你心里,讓人念念不忘。
還好過了這么多年,楊乃文還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