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學期我們的《中國文學史》課換了一位老師。在他還沒有來到我們班上課前,我們喜歡私底下揣測他是男是女,長什么樣子……心想:能教這門課的老師,一定是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容貌不說風流倜儻,那絕對是眉清目秀。可是當他來到我們班時,他展現在我們面前和我們內心遐想的迥然不同。只見他右手的胳肢窩里夾了一個布袋子,腳上穿的那雙白色的運動鞋早已烏漆麻黑,穿著紅色的格子襯衣,外面套一件灰色的外套。戴著一副啤酒瓶底那樣厚的眼鏡,透過眼鏡,我們看到他那雙瞇成一條縫的眼睛。我們稱他為大腸哥。 ? ? ? ? ? ? ? ? ? ? ? ? ? ? ? ?
? ? ?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來就跟我們約法三章。比如不能帶手機,上課不能喝飲料,黑板要擦干凈,桌子上不能有紙屑。其實,他定的這些規矩,我們也并沒有放在眼里,覺得只是走走形式罷了,事實證明我們錯了。我們班有個同學背著他悄悄拿出手機玩,被他犀利的眼睛看到了,他大發雷霆,隨即把手機扔到窗子外面去了,我們當時那個驚嚇呀,從此以后大家都不帶手機上課。他上課從來不用ppt,自己板書。而且他從來不帶書,他喜歡在黑板上寫他那行云流水的草書,直到下課鈴聲響,他的草書從黑板右邊板到最左邊戛然而止。就像完成了一幅畫,特別有成就感。每次上課,他上哪個朝代的詩人,總會在黑板上寫一些關于他的詩,讓我們點評。當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的心都冒到嗓子眼里,內心里祈求過路的神靈,千萬不要點到我。我們慣用姿勢就是把頭埋得很低,假裝思考狀,害怕與他目光相遇。他叫某位同學的名字時故意調大分貝,我們的心此時都在發抖,額頭冒汗,手心都流汗。當某位同學回答完他的問題,他又覺得不夠言簡意賅。但是當他講某位詩人的生平,野史那可是津津樂道,猶如滔滔之水一瀉千里。他對文學史的精通,精確到哪位詩人生于何年,卒于何年。比哪位詩人少活幾年。
? ? ? ? 他其實內心挺善良的,時常告誡我們多讀書,多背古詩。而且經常來抽查。他說你們上大學就要去一個離家遠點的地方,這樣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正如杜甫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又時而有點幽默,經常說著說著拽出一句英文,比如那是瓷做的duck,說到李商隱的詩句最喜歡用藍青碧三種顏色,他說用英語叫blue,既可以用作名詞,又可以用作形容詞,譯為憂傷的。感覺自己好像回到了英語課堂。
? ? ? ? 上他的課我們從不敢怠慢,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每天沉醉在古詩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也很感謝他的與眾不同的講課方式,使我對文學越發的癡迷。你們大學里有這樣的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