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完成計劃并不總是“自控力”的問題

提提神再看 ↓↓

近段時間給自己制定了很多計劃,但遺憾地發現自己并不能有效實施,很容易發生“撿了芝麻,掉了西瓜”的情況。

覺得又是自己自控力太差的緣故。

然并軟,在網上搜集了一些資料,某乎上的一個回答令我茅塞頓開!現摘錄如下:


1、

很多人把自己無法堅持并完成計劃的原因歸結于“自控力不足”,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觀念。

因為每個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且自控力水平基本上都差不多,在同等自控力水平下有的人能成功,另一些人卻反復失敗。

2、

《哈佛幸福課》的主講老師泰勒?本-沙哈爾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大家說明即使是哈佛的高材生也會在寒假期間無法完成計劃。

阻礙我們無法完成計劃和目標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耗費能量和依據科學的方法(就像練腹肌~)。

原因是人的本性和養成良好習慣是相矛盾的。

3、

養成良好習慣的因素有:觸發物—習慣性行為—獎勵—信念。

習慣性行為往往是無意識的,所以需要在觸發物激發慣性行為時,通過自制力更正自己的行為(覺察),同時在養成新習慣的時候要能夠時常給自己一些正向的激勵和強化自己內心深處的信念。

4、

在制定計劃和完成目標方面,這個區別能夠讓我們意識到如何完善自己:

大部分人是這樣的:計劃失敗->沮喪->罵自己一頓->制訂新計劃->繼續失敗

少部分成功者是這樣的:計劃失敗->沮喪->罵自己一頓->深度思考計劃為啥失敗->改善問題->制訂新計劃

所以深度思考也有助于提升自己成功的幾率。

比如我在發現自己自控力不足的時候,開始求助互聯網~發現原來一直以來自己的認知是有問題的(難怪一直失敗(*>.<*))~然后寫了這篇文章~當然我還會繼續深挖↓↓↓↓

給自己的書單:

1)《哈佛幸福課》

2)《自控力》

3)《習慣的力量》

4)《批判性思維》

5)《避開思維陷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