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謝爾頓是美國一位傳奇作家。是當今世界最頂級的說故事高手,也是在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成最多國語言的作家,全球有180個國家引進了他的作品,其作品共計被翻譯成51種語言,全球總銷量逾3億冊,該項紀錄于1997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西德尼·謝爾頓的小說,有時候一開始似乎就能猜到結尾,但是隨著一段一段地深入閱讀,你即使猜到結果,也不會中途放棄,因為故事會精彩到你無法放手。
《情墜》在西德尼·謝爾頓的所有作品當中可能不是最好的,要說精彩不如《裸臉》,說曲折復雜不如《假如活到明天》,但《情墜》有自己的特色。
女主角柏雅琳不同于謝爾頓的其他大多數小說中的女主角那般,宛如女神,貌美之外,充滿挑戰的奮斗個性,就像特蕾西,即使成了女賊,也能勾起讀者的仰慕和傾情。相反,柏雅琳是一個從小就陷入了不幸的偽貴族(她的家族狀況并如貴族般令人羨慕)家族的可憐女孩,父親在她小時候一個不幸的遭遇之后開始殘酷地教導她,在母親過世后,父親更加厭惡她,但同時卻又將她視為一個可以賺錢或是改變家族窘況的最佳途徑。
但雅琳卻并沒有因為這些而自卑或是內向,反而成長為一個聰明的、睿智的,同時也具有十分明確的個人意識的女孩。當她遇到男主角廉安,也就是“偉大的馬契伯爵”的時候,那種內心深處對男人的恐懼才慢慢浮現出來。
愛情小說中,不外幾種情況,A愛B,B愛C,C又愛著A,要么女生對男生一見鐘情誤終身,要么反過來,如果大家都愛著對方,還會來點下凡歷劫這種烏龍情節……扯遠了,總之,沒有什么愛情是順順利利一步到位的,太順的話,一定是做夢。
《情墜》也逃不出這個框框,但又似乎有那么一點不一樣。
當“偉大的馬契伯爵”意識到自己對雅琳產生了一種“怪誕的感覺,而且超乎他意愿地在他心底擴散開來,漸漸滿溢,成為某種無法捉摸但教人不忍錯失的微妙情愫”后,他“震驚地醒悟,他期待雅琳不只是一首曼妙的夏日牧歌,在秋季來臨時即告終結。”“他渴望她,全部的她。他渴望她的那雙酒窩、他渴望擁有她。他要她陪伴他身側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氣。”
于是他對她展開了志在必得的求愛行動。
但是很快他知道,原來,事事并不能如他所愿。以他馬契伯爵的身份,竟然追不到一個鄉下丫頭。幸好,廉安在失敗中沒有徹底暈頭,他很快從他們對話中找到了一根稻草“可是我無意嫁給你,或者任何男人。”
從那一刻起,兩個才開始真正地角逐。
讀到這里,我的好奇心已經升高不少,一位如此優秀的男人,為什么得不到一個“野女孩”的芳心呢?她為什么拒絕他?故事一步步深入,雅琳的自信、驕傲、堅強、同時還有擔心、恐懼和痛苦更加明白地突顯出來;而廉安的自責、害怕、懊悔也表露無遺。一個想方設法地躲避拒絕,一個竭盡所能地誘導追逐,究竟是什么駭人秘密橫在兩人中間呢?當廉安知道了雅琳的駭人秘密的同時,卻又發現她另一個更可怕的秘密,他終于明白,真相確實只有一個。
故事讓兩位主角從初識,朋友,對立,再朋友,真相,釋懷,到最后相愛,這樣一個漫長而精彩的虐心過程,讀來只想一口氣看完,直到知道最后的結果才能作罷。
別妄想給任何事輕易貼上標簽。這就是我看完這本書的想法。
即使是愛情,就算有個好結局,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過程。而過程往往是最難忘的。
我特別喜歡西德尼·謝爾頓的作品中精彩的文筆,和細膩的心理描寫。這些是影視作品不能給觀者的享受。我一直覺得好的故事,一定要看書,作者精妙絕倫的描寫會使讀者欲罷不能,在讀故事的時候,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跟著作者的場景描寫去想像真實的模樣,或是心理描寫,讓我們有著和主人公一樣的情緒和心情……隨著他們的喜怒哀樂而跌宕起伏,最后的結果似乎在意料之中,但期間的婉轉曲折卻讓人久久回味,難以忘卻。
最后,我想說,雖然沒有三生三世那么大的人氣,但《情墜》絕對是值得一讀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