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次參加了讀書會,在會上,有二點我感受很深。
第一點,非暴力溝通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友善是助人,這個我以前沒有注意,我只是想讓矛盾沖突不再那么強烈,讓對方能聽到我的話,我自己能化解怒氣。書友們提到,正因為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做事的方法就會自然而然地顯得真誠,會讓人接受。所以,我在溝通中常常會有一種僵硬的、命令式的感覺,我很少應用身體語言來表達,這原因可能就是我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是為對方好,我只是想解決我自己的問題而已。
第二點,我溫習到了要表達自己的需求。原來應該已經看過,但是在實踐中,只記得印象最深的要看到對方的需要,卻忘了要表達自己的需求,正如書后面縮寫,要愛自己,之所以會忘記這一點,正是因為這一點其實平時做得最不好。
在生活中的實踐:
對話:
甲:誰他媽的上了廁所不沖。
乙:我。這次忘記了。但你罵我他媽的。有必要嗎?我有沒有罵過你他媽的?女兒,說說看,你爸罵我他媽的是不是過份了?
女兒:你們不要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
乙:女兒,人不生氣的話,會老被人欺負的。遇到不滿是要說出來的。
第二天:
甲:誰把襪子放在沙發上了?(沒有他媽的三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