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至的前一天,是媳婦兒的預產期,我家在農村,離縣城有近25公里,每天去到縣里的公車就兩班,媳婦兒特別害怕在半夜里肚子疼起來,到時要去醫院會特別麻煩,得找村里其他有車的人送到醫院,大半夜別人睡著覺誰也不愿意被叫醒,而且還是大冬天,爸媽總是說等肚子疼的時候再找別人的車去,我和媳婦兒商量后決定馬上就去醫院,寧可在醫院里多待幾天,也不想半夜麻煩別人,而且我們家到縣城的一段路非常不好走,太顛簸,肚子疼的時候坐車也會特別難受,畢竟不是自己開,所以我決定騎車電動車去縣城醫院,為此還和爸媽鬧了點不愉快,果然去了醫院的當天夜里,媳婦兒肚子就開始疼,第二天娃就生下來了。
從醫院回來的時候,是大爺開車帶我們回來的,娃滿月給她打疫苗的時候,是找村里的其他人的車讓他們帶著我們去了醫院,生了娃之后,我才感受到沒有車的各種不便之處,沒有娃的時候,我和媳婦兒想去哪里,騎車電動車就去了,哪怕冷點,熱點,我們都不怕,但是娃還那么小,不能苦了她,我記得很多次,和同學聚會,都是因為沒有車而無奈不去了,失去了很多和同學朋友相互交流親近的好機會,還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明明離我們家并不遠,但是因為沒有通公車,就只能作罷不去。年輕人,一定要有一輛車,可以和同學正常交際,也不會因為沒有車而放棄了去很多地方。
快過年的時候,我終于咬咬牙,老爸贊助了我一萬元,買了我人生的第一部車,再也不用擔心娃出去不方便,再也不用擔心娃生病了去找醫生有多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