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看過的人生太少,或許我經歷的故事太少,或許我的年紀太小,閱歷太少。我的文字也總是青澀,甚至是晦澀難懂,忽明忽暗,詞不達意。
可我仍在我盡力地寫,盡力地絞盡腦汁,以及,盡力學習。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是信的,我一直相信只要讀遍圣賢書,就能行遍天下路。所以我仍在努力讓自己變得學富五車,讓自己肚子里有“東西”,能出口成章,能文采逼人。
但對于我來說,寫作并不是職業,我的生活也不可能全部是寫作,至少現在是這樣。有些故事,有些人物,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與感同身受,我不能完全站在他們的角度來設身處地地思考,這與我的年齡有關,與我的閱歷有關,當然,我的知識也有所限制。
所以當我拼命想站在他們的角度,感受他們的生活,只會覺得力不從心,無從下手。我知道,這種限制于我而言,是很難改變的,我也知道,只有隨著年紀的增長,接觸的人和事越來越多,也許我的功底才會越來越深厚。所以我更知道,這是急不來的,只有繼續磨煉,繼續鍛造,直到發光發熱。
那么,我現在應該做什么?是停下來等待,等待時間,等待時機。還是繼續寫下去,不論好壞,不論速度,但必須竭盡全力。
我想,我還是更繼續寫。盡管沒人知道,沒人關注,只是無人問津,我也愿意一直寫下去。這不是功與名的較量,也不是我跟自己較勁,更不是一腔孤勇,無知無畏。我只是不想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不想輕易放棄。
今年,我第一次來到簡書,來到這個高手如云的地方。我發現,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在用文字傳遞美好與愛。人不是生來就會做所有事的,是熱愛與責任促使我們會做很多事,明白很多道理,這就是成長。
昨天接到一個以前同學的電話,她說想轉到我的學校來,詢問我一些考試內容,以及學校的情況,說實話,當時我很雀躍。為什么呢?獨自離開家鄉求學的我,十分渴望能有一個相熟的老鄉,能跟我一起面對異鄉的孤獨。
可是,今天她卻說,她去不了了。
她說,她的父母跟鄰居討論了她的事,他們不認為她應該轉學,她現在所在的學校,我是不太看好的,畢竟只是一個窮鄉僻壤里的公辦學校,每年能走出去的并不多,就算有,也只可能是全縣排名前二十,甚至是前十,而她的成績,并不算頂尖,只能說普通。她很努力,很勤奮,她父母也望女成鳳,希望她能出人頭地,所以愿意給她好的環境。但他們還是不確定她是否能考上,亦或是不愿放棄現在還算安穩的現狀。
我作為一個局外人,不便多說什么,我心里很清楚,每個人要走的路都不同。所以我沒有再勸她,即使我知道她將放棄一個更好的機會,我知道,這是她的選擇,我無權干涉,盡管心中還是有些悵然。
我不知道以后我們會不會再在同一所學校相遇,但我還是祝愿她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走好自己的路。
這樣的空歡喜我經歷了太多,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說好要上同一所初中,結果我們都考上了,她卻去了別的學校。
以前的同學現在都有自己的歸宿,我們隔著手機屏幕在互相問好,偶爾見面也有一種心照不宣的尷尬與沉默,可是我們無力挽回了。從前我總覺得距離不算什么,但現在我很清楚,我們再也不能在彼此的生命里肆意撒野了。
我們都會有新的朋友,有不一樣的人生,喜新厭舊是常態,念舊的人總走不了太遠。
但還是希望我們都能努力向上生長,都能變得熠熠生輝。
總會有重聚的一天的。
希望那一天,不會太晚。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