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青春一段素錦流年

? ? ?作者: ?素沙

圖片來自網絡


?悉數時光的脈絡,那些已經遠去的時光,不管是灰淡的十八歲,還是本該絢麗多彩的校園生活。都已經漸行漸遠了,沒有掌聲,沒有鮮花,平凡的過著平淡的每一天。編制著淡淡的關系網,生怕偶爾吹過的大風,吹斷其中的一線一絲。只是,經年之后,才豁然發現自己丟失了什么。于是我們暗自祈禱,時光,可不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對于我們而言,這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又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記不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青春二字已悄然融入了我的生活,各式各樣的青春電影,青春小說,傷感流行情歌等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雖然從小到大喝著不同品牌的雞湯,但依然過的很迷茫,總感覺與世界隔了一段煙霧朦朧的路途。自己一直是很慢熱的,較66同齡人對于青春的感知,總是后知后覺。于是,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對于“青春”的定義也是行云流水般的變化著:你的青春必須要有戀愛來成長,必須要有后來可以感悟成長的叛逆,必須要有種種瘋狂的舉動去證實青春。感覺像是自己的青春早已被別人定義好了,列成條條框框掛在那里等著你去一一實現。電影里怎樣演青春,我們就得怎樣學青春,小說里怎樣描述青春,我們就得怎樣用文字紀念青春,那些傷春悲秋,那些淚流滿面與驚慌失措的時間載體,都必須要用青春的字眼來加以冠蓋。

?青春,本不可以這么復雜的。經歷了的才叫人生,于當下的我們而言,談的最多也就是別人的故事,而對我們自身,能開口的東西實在是微乎其微,就像是一個連世界都沒有觀過的人,怎么來談世界觀一樣。

安慰捉襟見肘,唯有冷暖自知。不是所有人的青春是相同的。就像村上春樹所言;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軌跡,時間,是最后,也是最公正的裁判。所以,別人的,永遠替代不了自己的。每天認真的生活,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堅持鍛煉,聽喜歡的歌,看經典老電影,仔細閱讀每一個文字,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也吃自己不喜歡的。當然,也可以偶爾鬧下小情緒來對稱生活,邊走邊看,且聽風吟,云淡風輕,越來越清晰的成為真正的自己。便會明白,為什么有人總是會選擇最痛的那張面孔去觸摸。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那份心情。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急切盼望讀完書的日子,一天少似一天,慌神亂意中,想要找到一個神秘的暫停鍵按下,橫沖直撞后找到的,是漸漸使人冷靜的現實與一條模糊不清的道路。用一份心態換得一種妥協。不必趨炎附勢每張空洞的面孔,但要懂得人情,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但要懂得選擇,不要感嘆生活的無可奈何,只需要懂得適應。叔本華說:要么平庸,要么孤獨。我們要把生活過的獨一無二,無可替代,平庸的日子也許不盡相同,孤獨的生活卻總是相似。外表的浮華與內心的強大相較,后者更使人向往,于平和自在之中,尋覓一份淡定。不是不合群,而是鮮有人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節奏上,是的,世界有時候孤單的很需要另一個同類,但是,千萬別將就。世界這么大,要堅信,定會有人在同一天空下,不同的地域來與你顛沛流離、殊途同歸。

?而今,以古代貴重的織物素錦來比擬人生的流年,不是奢侈的幻想,而是被原諒的請求。有太多的應該,都被“但是”拒之門外,小心翼翼的生存,還不低的人家一句“大不了”。該怎樣,用年華編織一匹素錦?又該如何,用這匹素錦妝點流年里的點點滴滴,使之睿智、通透、保持應有的風度與年華同濟?

?人生漫漫的征程上,青春韶華已漸行漸遠了,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沒有什么該不該的了。別談過去,我們都走了太遠,沒人愿意回頭看。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珍惜當下,保持一顆年輕的心,隨遇而安,過著關心糧食和蔬菜的生活,期待著春暖花開。然后,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已經身處當時所羨慕的素錦流年當中。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