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靜靜過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楊絳《我們仨》

? ? 1月15號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在鐵路旁的那個拐角,第二次我聞到了那陣花香。我還是和上次一樣停下了腳步,環顧四周,看到的卻依然只有幾株四季青,還有一些已經掉光了葉子的我叫不出名字的樹。也許夜色中的尋找注定是無法得到結果的,我沒有找到花香的來源,可是再一次聞到這香味,我卻可以肯定的是這味道不是幻覺——有一株花樹就盛開在某個離我很近的地方,只是我無法尋得。

? ? 在上大學的前一年,每天晚上上完晚自習,從學校回家的路上,有一株開滿梅花的樹。冬日的晚上,在一片寒冷與蕭條之中,有一陣芬芳,就在那個固定的地方,每天相遇。

? ? 所以第一次嗅到那味道時,在短暫的驚訝與遲疑之后,腦海中的某些記憶被叫醒,簡短的思索之后,確信這就是梅花的香味。

? ? 所經歷的事情,越來越讓我覺得,不只是記在腦海的事物,會一直存留。有一些味道與聲音,雖然并不具有明確的含義,可是,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再一次地與它們相遇,潛意識里千絲萬縷的聯系,總能牽起很多。

? ? 2013年的夏天,廣東惠州。這個暑假的雨水是那么的多,去時和回來的路上都在下雨,就連去海邊的那次,在網吧過夜的那個夜晚,看著不足百米遠外的海,窗外都是大雨滂沱。可是奇怪的,再去看那時拍下的照片,卻大多都是一片晴朗,低緯度的天空,格外湛藍。而那時某個下午的太陽雨后,不止是空氣,連心田,也變得小清新起來。

? ? 18個小時的路途,從學校出發后在汽車上的一路顛簸,路旁風景飛馳,植被變換。你總是會想,可是也永遠無法知道:前方,等待你的會是什么。

? ? 出發前一晚,和親人述說的時候,家里人各種擔心,可你還是決意要去。是該長大的時候了,雖沒有《十八歲出門遠行》中父親為主人公準備的那個紅色背包,可是那份出門去闖一闖的心境,格外相同。

? ? 現在會慶幸,那時的勇氣是對的。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長著香蕉和芒果的樹;剛到時正是荔枝成熟的時節,就在荔枝種植地的你,看著路旁一筐一筐的荔枝,口水都流出來了,而那超低的售價,也終于有機會把語文書上“日啖荔枝三百顆”的描述實現了一部分——不說多,但起碼也吃了好幾斤;還有看著大日頭下打著陽傘的男生,你也入鄉隨俗的體驗了一把,還笑著說,人生終于完整了;還有看著新聞,離你300公里之外的地方有臺風登陸,在那場大雨之中,第一次覺得天氣預報上的名詞,竟是這般真實。而那一場大雨,也讓某人回家的路途變得曲折,不停輾轉。還有很多,熱帶的許多事情,無意中讓人有了一份孩子般的欣喜。

? ? 又一次的出省,對于遠行,讓人有了更深的體會。出省、地界,已不再僅僅只是地理學空間上的名詞,在你的心中,它們也劃分下了痕跡。

? ? 到不了的地方,就是遠方。而前行,已注定成為此生的姿態。

? ? 這內心滿滿的期待,唯努力,方可實現。

? ? 什么是喜歡。大一的時候,室友總是一首《問月》不停地單曲循環。你當時并不覺得這是一首多么好聽的歌,以致從來都未真的好好靜下心來認真聽下。可是某一次在火車上戴著耳機無意放到這首歌時,你真正聽完時,也像室友一樣,單曲循環。而后來的每一次坐火車坐汽車,所聽的,都是這首歌,每一次人生軌跡的位移,一路伴隨的,都是這份旋律。

? ? 究竟是什么,讓你突然從最初的不在意,到這樣一份傾心的喜歡?

? ?只明白,一遍又一遍地聽著,歌中慢慢的節奏,仿佛是要告訴自己:這漫長的路途,不要急。

? ? ?算不算得上是書呆子呢?在思修課上,老師講課實在讓人覺得不能浪費這美好的時光,好多人就帶了書去看。有時大家會交換著書來看。在看完別人借的書籍后,你第一反應就是,為什么差不多你借的書,都是有公式的呢?大一的時間顯得不是很多,所以大二上學期的時候,圖書館你就去的越來越多了。記得冬天時,用保溫杯裝上滿滿的熱水,丟幾顆枸杞,再穿上胖胖的暖鞋,套件大棉襖。那架勢,也許去南極都不會有冷的趕腳。8點半開門的圖書館,8:36你就到了門口準備進去了。徑直去往四樓那個固定的位置,然后拿起上次來還沒看完的那本關于數學史的書,一看就是一個上午。窗外冬日暖陽明媚,圖書館中的人也和書本一樣,一片安寧。

? ? 這個寒假的到來,就意味著在這所學校里的時光,已經過去了一半,甚至是更多了。那些在不同季節拍下的照片,最后集結在一起。不停翻看,嘴中輕吟,也許下一曲,就是離歌。

? ? 9月2日,在校門口,我對自己說,再往前邁一步,就是大二了。初中時的升旗儀式上,對于初二,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承上啟下”。現在,也差不多是這樣的階段吧。而學長,這樣的一個稱號看來也是時候“當之無愧”了。之前的每一個學期,我都給自己設定了幾個事情,在結束時,去看看自己有沒有很好地完成。這個寒假,也這么做了。那么多的書,里面好像也如《狂人日記》中一樣,每一頁都寫上了字:跑,拼命跑。

? ? 好基友,已經不夠來表示我們之間的情誼了。這個學期,最后那個晚上的臥談會,讓我們回到了大一剛來報到時的青澀,記得我們最開始過了四天之后,才互相報上了自己姓氏名誰。不用說那句“如果兩個人聊的話題越猥瑣,那他們之間的關系就越好”,也不用說那句“大一時就得一定要找女神,大二時要找個美女,大三時只要是女的就行,大四時其實我室友就不錯”。就來那句我常說,而你們也百聽不厭的(哈哈,應該是的吧):孩兒們,想我沒啊?

? ? 曾經的503,只有我們兩個人去了英才。一個325,一個327。所謂的“2.0版”確有其艱難之處,但那時還好有一個人可以好好說說話。娜姐強悍,而我,那次理綜的“大滿貫”——物理全班第一,生物全班第一,化學全班并列第一,總分全班第一(當時估計我是打了雞血吧,太狗血了)——也成了一個和往常類似的由頭,在晚飯后,晚自習前,簡短的一小段時間,無聊地閑侃了老半天。那時,就是這樣,好多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成為暫時脫離一下書山題海的理由。

? ? 我不是黃蓉,但是我想應該有人是吧,呵呵。來武漢,我去的第一所大學,就是你的學校。雖然曾經對我來說,這所學校還代表著其他的意義,可惜終究敵不過時間,一切都漸漸散去。11月6號晚上的那個通話,無意中讓之后竟會有一段電視劇中的味道。不過算是了結了一段心事。一顆石頭總算放下。羨慕你們的甜蜜,雖然已是兩個校區。哈哈,真的很想,有時間了,去你們是新的又是舊的校區看下,如果不會坐車,還是要和大一那時一樣,你來查好了告訴我,就這樣,一言為定了哦。

? ? 筆記本就如我所說,還是買了惠普。那時開你的名字玩笑的話,卻在之后過了一段時間的某個日子,成為對那段時光,對我來說,一個許諾。會去回想,還真像他們所說的,我和你的成績老是挨在一起。你說,如果最后一次考試的分數也挨在一起了,那會不會現在在同一個學校了?

? ? 而不論最后結果如何,到達與否,我想,至少,都有了銘記的證據。

? ? 那天,去和大一的學弟學妹們作交流,談起了學校,嘴巴第一反應就是二師。24號,下午一直有些拖拉,從寢室出發去你們學校,到時天都黑了。哈哈,你說為什么我會有些緊張,出發前還好好“梳妝打扮”了一下。嗯嗯,這是第三頓在你們學校吃的飯,可是怎么會覺得比之前都要好吃呢,難道是因為不是自己買單的原因?而之后去借二級Access的書,站在你面前,有很多話想說。雖然后來只是在QQ上簡短的話語,可是,我覺得最真切的話語,是說給最親近的人的。而我也很慶幸,在你們學校,2013年6月1日,我看到了那個橫幅,第一次,夢想如此的近,觸手可及。

? ? 《陽光的孩子》。書名號的添加,是因為我一直都覺得這該是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只是一直想寫,卻也一直,都沒有寫出來。呵呵,主人公的名字都想好了:如月,小文。那個晚上,你在書上的那句話,也一直記在心了:我們都是陽光的孩子,面對困難心里永無黑暗。朋友,別來無恙啊。

? ? 哈哈,也許你感覺到了,這篇文章我小小地借用了你曾經寫下的一篇的格局。不過我表示我是有創新的喲。其實會一直覺得自己很難寫出好的文字。最喜歡的科目是化學,而我的體會,化學就是有一份呆板。好多知識就擺在書上,勤翻書,好成績就來啦。對啊,你是文科,不學化學好多年,呵呵呵。所以,寫文時,思路總是會被定住,或者冗雜,然后就,半途而廢,無疾而終,不了了之。不喜歡這樣的狀態。可惜,總是無能為力。

? ? 1月16日。早晨起來上班,借著熹微晨光,在昨晚的那個拐角,也依然沒有看到尋找中的東西,心中突然有一份失落。我又突然想,也許真的是我的幻覺吧。怎沒會有花香,卻沒看到花呢。

? ? 1月19日。也是上班的路上,聽到后面有車聲,就往旁邊靠,轉頭向后看時,轉回來向另一邊望了望。而這一望,讓我看到了,在鐵柵欄圍墻的那一個角落,有兩棵開著黃色花朵的梅樹,它們和那個拐角成一條直線,我就站在中點。

? ? 而我也一下子突然醒悟過來,因為墻的原因,使得風只能沿著這條直線,所以,那些夜晚,我聞到花香,會在固定的地方。而如果再細心一點,其實拐過來后,在鐵路的另一邊相對的位置,應該也是會聞到花香的。

? ? 一下子,這樣一段經歷,成為了這個寒假最觸動內心的事情。說的夸大一點,突然想到了很多。

無意間遇到,尋而不得,偶然中卻發現了。

已經大學了,不再是之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這個冬日,格外溫暖,有時吹來的風,讓我覺得有春天的氣息。所有曾經經歷的人與事,都已在心中有了位置。

就像現在的每天晚上下班,步伐輕盈。不在意是否會有風送來芬芳。因為我知道,它就在那里,每天相遇。

過了這么多,心境不知覺也發生了變化。卻還是想像那時高中的下午一樣,時常去操場上,一圈又一圈的走著,看著夕陽一點一點落下,由白天,到夜晚。

所有的一切,也一如你所說的——

時間,靜靜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