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日記之八萬四千問

您對放生有何看法?

通常我們認為,放生是善行,是有功德的。佛陀講過兩種功德,一種是有染的,另一種是無染的。無染的功德是通過對佛陀的虔敬心而積累的功德,特別是通過打坐,安住于當下,不去追逐過去的經驗,也不期待未來。此外還有對空性的領悟以及聞、思、修行,例如對《金剛經》的聞思修。事實上,最高的無染功德基本上是關于空性的思維與冥想。

關于有染的功德,很多經論上說,放生—— 拯救其他眾生的生命,拯救某個本來肯定要死或者過早死去的眾生—— 是最高的有功德的行為,從這個角度,可以說放生比修建寺廟更有功德。

在這個年代,鑒于環保人士提出的問題,以及我們現在所了解的環境和棲居于地球的眾生的生活方式,我們面臨新的挑戰。

通常在佛法修行中,特別是大乘佛教里,是動機讓一個行為成為善行或者非善行。有真正好的動機,甚至你說的一個妄語,也可能是在積累功德而不是在造惡業。基于此,在過去,放生的動機純粹是為拯救將要被殺害的眾生。

但現在我們有了新的信息,例如,某種在這個河段捕到的魚類或許在另一河段或者大海中將無法生存。有了這些新的知識,我們就會有疑問,如果知道將它們放生到另一海域,它們就會死去,那樣的放生有什么意義呢?那幾乎像是把魚兒放進炒鍋里。

我們也有這樣的疑問—— 放生的行為是否會鼓勵人們去捕獲更多的魚、鳥或動物,由此而成為一些人的謀生手段?在緬甸、斯里蘭卡和一些佛教圣地,這可能是真的,在那里你會經常看到人們在寺廟外面賣小鳥和魚。所以產生這樣的爭論。

本質上,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去思考。如果你被其他人或者另外一種力量抓住了,關在籠子里,即將被切細、剁碎、油炸,這時如果有人來把你放了,即便只是幾個小時,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畢竟,這個人給你機會,使你得以和朋友相聚、回家喝最喜歡的茶、讀最喜歡的書或者聽最喜歡的音樂—— 這些樂趣你幾乎都失去了,直到這個人的到來。

我們人類總是心懷傲慢,認為動物沒有感覺,比如蝦或者龍蝦—— 只是因為它們沒有地址和電話號碼,或者因為它們不會抱怨,我們就莫名其妙地、下意識地認為,切割它們和切割蘑菇一樣,沒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我們都知道,如果你抓住了一只蝦或者一條魚,它們會掙扎,努力把自己掙脫出來,這一定意味著它們熱愛自己的生命,一定意味著它們正在經歷的不是它們想要的。

當我們關注大一些的動物,比如奶牛,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不僅愛自己的孩子,事實上,即使沒有任何溝通的方式,它們對自己的擁有者——人類,也會產生喜愛之情,所以很顯然,它們是有感情的。

我們甚至無法忍受來自蚊蟲小小的叮咬,即使蚊子并不知道它咬的是你。對蚊子來講,那是一個重大的生存機會,或許它只有一天的壽命。我們卻變得很生氣,瘋狂地保護自己的孩子免受蚊子的侵擾,把它們統統消滅。它們毫無抵御能力,而我們有像驅蚊劑和蚊帳那樣的防御措施。動物們絲毫沒有防御能力。即使只是作為一個正直的人,殺生的行為和間接導致殺生的行為也是不道德的。

但是,鑒于我們有的新信息,我們現在遇到了挑戰。在應該按照傳統的方式盡最大努力去拯救生命的同時,我認為,現在是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用很多其他的方式去拯救生命的時候。

如果一個精巧設計的耐克廣告都能讓全世界買耐克鞋,那么我們不難發起一些廣告宣傳活動,來提倡動物保護以及素食的生活方式。那么你不僅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如果你把這樣一個活動作為放生的一種形式來做,它也可以是拯救生命的方便法門。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仁波切,您可否告訴我們,為什么發愿這么重要?我們該怎樣修行發愿呢? 發愿的精神層面或者說心理層面的特質是渴望,這當...
    Martin_馬丁閱讀 376評論 0 3
  • 我們經常聽到發愿的頌詞中說“直到所有眾生證悟”,這是可能的嗎?是安慰我們嗎? 通常,我們將這樣的措詞用于宏大而深遠...
    Martin_馬丁閱讀 240評論 0 1
  • 但是為什么今天的我記得昨天的我,而來世的我卻不會記得前世的生活? 如果發生了什么猛烈的事,比如天花板掉到你的頭上,...
    Martin_馬丁閱讀 244評論 0 3
  • 用物質主義的方式來探索因緣會誤導我們嗎? 絕大多數中國人并不是一點兒都不相信因緣,而是只相信自己能夠明顯感知的物質...
    Martin_馬丁閱讀 188評論 0 1
  • 2016轉瞬即逝,2017悄然而至……轉眼間,2016僅剩下兩天了,一直想給2016的自己寫點什么,卻總是忙忙...
    心依87閱讀 35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