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InfoQ主辦的全球頂級技術盛會QCon全球軟件開發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召開。本屆大會吸引了全球數十家機構、數百名來自互聯網領域的高級技術專家參加。京東無線業務首席架構師趙云霄在開幕當天發表了題為《京東無線服務端架構演進歷程》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京東無線端為滿足移動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在經歷過各種“流量洪峰”的考驗之后,如何優化系統架構,以“技術工匠”精神實現新系統質的飛躍。
京東2015年財報顯示,2015年京東全年交易總額同比增長78%。2015年的12個月期間,京東商城年度活躍用戶數達到1.55億,同比增長71%。京東移動端的增長表現也十分迅猛,京東2015年移動訂單占比(履約)從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分別為42%、47%、52%、61.2%,Q4同比增長高達220%。在迅猛增長的移動端業務中,手機京東的無線端服務架構,通過兩次重大架構升級,不斷打磨后臺系統,幫助用戶在618購物狂歡節,11.11大促等流量洪峰中,依然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暢快體驗。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從0到1:前瞻性的前期布局
2011年2月,京東發布第一版手機APP。“業務是驅動力,快速響應業務才是王道;成熟而簡單的技術就是最合適的;不要過分追求‘架構’”,這是趙云霄回顧京東無線初始建設階段時的幾點總結。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雖然,當時的京東無線端只是一個簡單的Web應用以及支持它的后臺系統,但所謂的“簡單”卻建立在可以方便擴展的前瞻性基礎之上,正是有了這樣的策略,才為無線端后來成長為支撐京東每天幾十億級訪問的分布式系統帶來了實現可能。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質”能生態:“大道至簡”的技術工匠
2012年,京東無線迎來了高速發展,業務需求大量涌現,日均接口訪問次數突破8000萬,促銷期間更是超過億次。如此爆炸式的業務變化給無線服務端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而在內部,無線服務端作為京東無線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在整個京東無線化的進程中肩負著重要的職責:無線服務端的目標是打造“質”能的服務生態,而非一個簡單的服務系統集合。
為此,無線服務端要圍繞“質”能和“生態”進行全方位的體系演進,涉及到交易流程、倉儲物流、客戶服務等多個方面。
質能,是指高質量的服務。趙云霄表示,京東的服務質量,關系到千萬用戶的購買體驗,更關系到整個京東在用戶心目中的形象。生態,則是指構建完整的閉環服務生態,是工作的根本目標。基于此,無線團隊提出了(技術)大道至簡、可擴展和協議更新三大舉措。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遵循“大道至簡”的理念,京東內部要求團隊技術選型不刻意追求所謂的高精尖,本著夠用、適合的原則;架構設計盡量簡單,不為了模式犧牲可讀性,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可擴展則提出,在架構上要靈活,要有完善的開發框架,可以快速搭建新服務,實現服務化的架構。此外,由于移動端是“過敏體質”,為了保證用戶的使用體驗,要實施更安全、可靠的網絡協議策略。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同時,無線服務端還搭建了三大平臺,用于監控和數據分析。其中,監控系統要覆蓋整個服務端系統的多個層級,可以冗余,但絕對不能遺漏;數據系統則實現數據收集、分析等處理工作;此外,在安全容災方面也有建設,完成了跨機房部署、數據備份、流量隔離、流量切換等基礎架構設計。
通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京東無線服務端架構經過了初始架構、服務化架構、質能生態等關鍵階段。京東及時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并對京東無線服務端做了未來規劃:深耕面向用戶的數據分析平臺,打造完善的用戶授權體系和更加準確實時的風控體系,用工匠精神掌控流量洪峰。
京東無線端系統架構:流量洪峰背后的“技術工匠”
面向未來:共享高品質的開放時代
2015年,京東無線訂單數、GMV全面超越PC端,京東踏入了無線化時代。2016年3月22日,京東開普勒項目正式上線(官網:http://k.jd.com),京東無線進入開放化時代。
京東無線擁有強大的無線互聯網電商能力,已經初步構建了質能化的服務生態。未來的京東無線服務端將進化為一個開放的、共享的質能生態環境。這些技術直接體現在用戶體驗上:更加豐富、美觀、便捷的操作界面,更加流暢的購物體驗,更加安全快捷高效的物流體驗。
京東無線端的架構師們在不斷完善技術、提升自己實力的同時,繼續將“技術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不僅要做消費者的“質”能購物管家,還要與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