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馬戲團

沒理由地,想起了流浪馬戲團。

作為90后,沒想到我這個年紀回憶起事兒來,竟然也可以用“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開頭。

好吧,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我家所在那個小村莊雖說偏僻,偶爾也會有馬戲團光顧的。和CCTV3時不時播出的陣容強大的國際大馬戲團不同(那時候CCTV3也不播這些),到我們村兒的馬戲團,找不到詞匯形容他們的落魄——一輛快要散架的大卡車裝著幾籠子臟兮兮動物,似乎為了和他們的裝備相匹配,或者說為了維持畫面的平衡感,車上的人也都是瘦巴巴跟猴子似的。他們從一個村莊轉移到另一個村莊,在村里的小廣場搭帳篷,到了晚上才會開始表演,逗留一兩天就走。

因為外出工作的人比較少,本地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走出了這方南方小城,其余地方都是外省,都是北方。還有不少人把普通話稱為“電影話”,普遍的觀點是:“那些說電影話的都是外省仔,得提防點兒。”許是安徽的馬戲團比較出名,馬戲團的人統一被稱為“安徽仔”,他們的表演被稱為“把戲”。

那時我的普通話就僅限于“我要吃飯”的水平,結結巴巴從媽媽那里學了句“你從哪里來”,趕緊現學現賣去問馬戲團的人,胖阿姨一字一頓給我說:河——南。我明白了,安徽仔是從河南來的,而且他們也沒那么可怕。

每當馬戲團的人敲鑼打鼓到各巷落游行時,大人總會把淘氣又好奇的小孩子拖進屋里警告:別走太近,留神安徽仔把你抓去耍把戲!但是我們還是會偷偷跑去馬戲團大本營玩耍。

有些馬戲團的動物很少,只有兩三只猴子,而且惡狠狠的馬戲團負責人還不讓我們靠近。有些馬戲團的動物就多了,除了猴子,還有馬,狼,駱駝,獅子,小狗,大狗熊。幸運的話,馬戲團的人不會驅趕我們,而是告訴我們要保持一定距離,然后他自己站在旁邊,笑瞇瞇看一群小鬼圍著籠子兜圈圈,爭著說自己知道哪一個動物叫什么。

看熱鬧一直是中華民族茶余飯后的經典愛好,所以傍晚時分大家碰頭還是要嗑嘮:吃了飯沒啊?還沒?!待會兒去晚了可就沒地兒了!我們家今晚趕早吃了飯,先走啦。這時候還沒開飯的家庭的小孩就會急得淚珠豆兒似的滾落,一邊在地上打滾叫嚷:我要去看把戲!我要去看把戲!

終于吃了飯要走了,爸爸卻不愿意去。終于勸得動爸爸了,媽媽卻還在翻箱倒柜,出門時手上多了幾件衣服。我指著我的小棉襖說:“不冷,我不要這個!”媽媽卻說:“這是送給馬戲團那小妹妹的,你下午見過她,不是嗎?”聽說自己衣服要送人,我不高興了,抿著唇,兩包眼淚含著硬是不肯掉下來。媽媽只好說:“你看,你長大了,這衣服小小的,你穿了也不舒服,過年就給你買新的,好不好?而且小妹妹估計也沒衣服穿,冬天到了多可憐呀。”下一秒我釋然了,馬上跑在前面沖向馬戲團。

至于真正開場看到什么表演我卻記不清了。大概之前太期待,蹦噠得太厲害,平時睡覺時間又早,沒在現場睡死實屬萬幸。

表演結束了,小女孩牽著小猴子,拿著個盆子到觀眾中討要觀賞費。我躲在媽媽身后打量著她。我打小臉盲,但那天下午卻記住了她一頭黃發——不是因為混血或染發,而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晚上昏暗的燈光下當然看不清頭發的顏色,于是鑲嵌在瘦小臉龐上的一雙大眼睛就成為亮點,可是因為她太瘦了,眼睛太大反而顯得有點可怕。向來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莫名地有了一種難過。

如果不是記憶里闖入表演現場的幾只螢火蟲,我幾乎要忘了馬戲團到來的季節是春季還是冬季。一年兩三次的表演,不知從什么時候銷聲匿跡了。就算現在有個馬戲團到小村莊,重新圍起帳篷,估計鄉里人再沒有當年看把戲的熱情了。不知當年那小女孩,如今是怎樣一番光景。

流浪馬戲團,一去不返的時光。

但也許,那些馬戲團是流浪到另外的小村莊去了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的公眾號“鈴鼓先生”,來自于鮑勃迪倫的歌曲《Mr.Tambourine Man 》。 前幾日看有篇文章寫到:鮑勃...
    醉舟兒閱讀 863評論 0 0
  • 我想自己走,慢慢長大 那你還會回來嗎?我等你 我不知道,也許會回來吧 嗯,好,我等你 刪了所有的聯系方式 假裝不...
    書辰閱讀 596評論 0 0
  • 反思: 注意力:1.今天浪費半小時時間操碎了別人的心,不應該,以為自己很純粹,如此看來也與東家長西家短的村婦無異,...
    花草姐姐閱讀 162評論 2 0
  • 很久沒有在朋友圈發自拍了。上一次自拍還是收到菜頭叔的書,趁機秀了自家的衣服,有身體動作,沒有露臉,策劃想要得到獎品...
    拾小玖閱讀 533評論 3 1
  • 永遠的45班 45班在十幾年前畢業的那個夏天就分崩離析了,盡管這十幾年來我一直沒接受,但我知道這是事實。 記憶總是...
    清水溪貝閱讀 1,228評論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