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后晉封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于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實際上也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本身受過良好的教育,出身貴族世家,又加上比較貼近農民的生活,關心民生,在位期間唐朝國富民強被后人成為“貞觀之治”。在歷代的皇帝中對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一、對國家民族的強烈責任心和濃厚的危機意識。由于親眼看到隋朝的滅亡,所以很有危機意識,不斷地告誡自己。二、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的執政風范。 有寬廣的胸襟,不會因為是舊臣而不用,也不會因為直言進諫而生氣。三,有高度的制空能力,對好話也保持很高的警惕。在唐太宗的統治下,唐朝達到空前的大一統。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 皇后長孫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 楊妃生吳王李恪、蜀王李愔; 陰妃生庶人李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