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家長篇
“現在的小孩子實在是太難管了,我兒子讓他做作業不做,而且很非常抗拒學習,不管是物質獎勵還是進行言語訓斥,都不管用。”安然一見面就憤怒的跟我抱怨。
02
學生篇
“我媽媽總是讓我做作業,每次跟我講話的時候都只知道問我在學校表現怎么樣,今天上課有沒有被老師表揚,考試排第幾名,其他什么都不問我了,只知道關心我的成績,一旦我考的不好就只知道大聲呵斥我,我媽媽就是個怪獸。”寧遠和自己的小伙伴媛媛抱怨到。
03
孩子非常抗拒學習是一個讓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有些家長就想出一個覺得能夠刺激孩子學習的好辦法——進行物質獎勵。聽聽小孩子的對話就會發現,經常有小孩子說:“我媽媽說這次考試考到前三名就給我買一個我最想要的禮物。”這種物質獎勵對有的小孩子是起作用的,但其實對于大部分孩子作用并沒有那么大。
現在社會壓力很大,很多父母會為了賺錢養家長時間在外奔波,半夜回到家的時候孩子也已經睡著了,每天跟孩子溝通的時間寥寥無幾。為了能夠讓孩子好好學習,家長就開始用物質進行刺激,但是要求孩子以學習成績作為回報。家長這樣做其實是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厭學情緒的。在孩子考試成績好的時候,家長就會對孩子和顏悅色;而在考試成績差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批評孩子了,也不陪同孩子共同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還總是說:“爸爸媽媽這么辛苦,你怎么就不知道好好學習呢?”本來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就很短了,卻還是把時間花費在批評孩子上。
本來對于孩子來說,好不容易能夠和父母相處了,卻被批評,而且給孩子的感覺就是父母只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從而只會讓孩子討厭學習,覺得是學習讓父母批評自己的。
學習占據了孩子獲得樂趣的其他時間,如果家長只能通過指責和懲罰的方式來強迫孩子的學習,時間一長孩子不僅感受不到樂趣,只會覺得痛苦,而且會對父母的話產生抵觸心理,最終對學習產生越來越強烈的抵觸心理。
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看中孩子的學習成績,要善于發現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能夠發現孩子點點滴滴的變化,發現孩子在不斷進步。
有些父母認為,呵斥孩子,挑孩子的毛病能夠讓孩子及時發生自身的不足,能夠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其實這樣做只會加劇孩子的心理負擔,起到相反的效果。
批評和表揚要相結合,該批評的要批評,但是該表揚的一定是要表揚的。比如,今天上課不認真聽老師跟你反應了,那家長回家一定要認真的跟孩子說這樣事情,孩子是懂道理的。再比如,今天孩子學會了系鞋帶了,家長就可以進行言語表揚了,對于孩子而言這是他進步的地方。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時候表揚是能夠激發起他們的興趣的,物質表揚是可以有的,但是也需要適當,對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言語表揚。父母簡單的一句你好棒,都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有在關注自己,而父母的關注就是他們的動力。
無戒365天日更營 寫作第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