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
核心
論證凱恩斯主義的經濟理論不利于社會發(fā)展
通過消費刺激經濟。即在經濟衰退的時候。
小島經濟學認為合理的經濟規(guī)律
- 有需求產生產品,由于生產力的不足,產品售價比較貴。
- 提高生產力,能降低產品的售價。
- 剩余的錢可以存款,并且存款可以再次用于提高生產品。使得錢可以買到更多的產品。
一個大的經濟增長往往容易產生錯誤的刺激政策或者策略,導致經濟衰退。而衰退是當時錯誤決定的代價。只有當真正的接受代價懲罰,才有可能迎接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如果一直不面對,只會導致雪球效應,所要面對的經濟衰退將會更長傷害將會更深。
每章總結
第一章、一個新店子出爐
A.B.C 1魚/日,維持生計。A發(fā)明了漁網,2魚/日。B.C依舊 1魚/日。
第二章、把財富分給別人
A高利貸給BC,1:2高利貸。
只有產生創(chuàng)造價值的借款才有意義。否者無意義。
如果是通過剝削,會導致價值倒退。若涉及被剝削自身利益,倒退更厲害。
第三章、信用卡的多種用途
- 消費貸款。一般情況下弊大于利,很可能導致壞賬,風險高
- 應急貸款。對社會有積極作用,保證生產力。提倡
第四章、經濟到底如何產生
通過儲蓄提高個人消費和防止經濟意外(規(guī)避風險)。
儲蓄可以幫助工業(yè)活動提供融資,并幫助家庭與防止社區(qū)意外。
好像沒有說到經濟到底如何產生
第五章、魚被指定貨幣后
由于生產品的提高,環(huán)境升級 --> 吸引大批移民 --> 產生多元化工種 --> 需要使用一種貨幣權衡工作價值 --> 魚。
- 效率與通貨緊縮
- 提高生產效率和產能 --> 降低產品價格 --> 島民可以使用更低的價錢買到商品 --> 島民與生產同時獲利。
- 原來屬于富人產品,隨著產能提高使得產品變成普通人產品。
- 背后意義:提高產能 --> 降低價格 --> 魚更有價值 --> 島民有所剩余并存魚 --> 存的魚能再次投入升級產能。 魚越來越有價值。
- 就業(yè)
- 最低工資的弊端,導致低技能的人員更難找到工作。
- 員工價值。1)企業(yè)對員工技能需求(環(huán)境) 2)技能供應(自身) 3)員工的生產力(自身)
- 對利潤的不停追求推動產品創(chuàng)新、企業(yè)發(fā)展與經濟增長。推動提升員工的生活水平和說明滿足客戶需求。應給與獎勵。(如風投喜歡給高增長的企業(yè)投資)。
第六章、為什么會儲蓄
由于生活變好,剩余的魚也增多,隨即產生魚的保存安全問題。有人愿意通過收取保管費,并提供存錢利率來解決這個問題。
- 銀行(貸款公司)
- 通過漁民存款,在貸款給其他人收取利息。
- 支付存款漁民的利息。
- 良性循環(huán),吸引更多漁民存款。
- 利率
- 存量大 -> 存款利率低(能承擔的風險大)-> 貸款利息(看風險)-> 抑制存款 -> 提高消費與貸款
- 存量小 -> 存款利率高 -> 貸款利息高 -> 抑制貸款與消費 -> 提高存款
- 正常情況下,利率是市場波動決定。
- 現(xiàn)實例子
- 美國的美聯(lián)儲建立“基準利率”,操控利率。
- 政府操控利率的致命缺陷:
- 被政治操控的利率,不是根據實際的市場情況。
- 政府更喜歡低利率,刺激借貸抑制儲蓄,即表現(xiàn)出經濟狀況良好與投資可行。
第七章、基礎設施與貿易
- 基礎設施
- 基礎設施會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雖然收益往往比較晚成。
- 只有當收益大于支出的時候,才有意義。
- 政治家往往把基礎設施看做增加就業(yè)與振興經濟的直接手段。如年底換路邊磚。
- 貿易
- 需要分析進出貿易的利弊。
- 通過壁壘來保護就業(yè)崗位,最終會失去潛在崗位。如:沒有人口紅利,卻要提高壁壘來保護該產業(yè)企業(yè),實際也是沒有別人的競爭力。同時也是去了產業(yè)升級的潛在崗位。
- 提供就業(yè)崗位不是經濟目的,經濟目的是提高生產力。
第八章、一個共和國的誕生
由于經濟發(fā)展和貿易發(fā)展,產生很多社會犯罪問題,為了防止這些問題,創(chuàng)立了國家這個概念,保護人民,并收取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稅費。
第九章、政府的只能開始轉變了
放棄使用魚來做貨幣交易,取而代之的是“魚邦儲備券”,即紙幣。產生的緣由在于,使用真實貨幣往往不能造假,國家?guī)齑娑嗌倬透啥嗌偈隆5羌垘庞烧“l(fā),只需要與真實貨幣掛鉤即可。加上紙幣流通方便,只要政府保證能兌換貨幣,紙幣就可以放心使用。
對于政治家來說是好事,對于經濟來說,政府過于強勢會要亂市場經濟。不見得是好事。
第十章、不斷縮水的魚就像貨幣一樣
通貨膨脹其實就是貨幣量供應量增加,反之是通貨緊縮。
經濟不景氣 -> 停止消費 -> 需求降低 -> 物價就會回落(淘汰不必要的產能)-> 開始消費。
政府遇到經濟消退的本能反應是制造更多的貨幣,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兩個問題。即“經濟停滯型通貨膨脹”。
第十一章、中島帝國:遠方的生命線。
由于國內沒有足夠的魚來兌換“魚邦儲備券”,導致“魚邦儲備券”貶值,導致通貨膨脹。
為了保證經濟不消退,政府要求加大消費,然而由于物價上漲,根本不能保證“魚邦儲備券”的價值。而且,國內幾乎沒有存款可用。
然而由于國際貿易關系,“魚邦儲備券”成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為了保證本國的“魚邦儲備券”價值。不惜,使用這種結算貨幣與其他國際兌換“魚”(貸款)。來保證自己貨幣價值。
- 貸款的前提是需要有存款。
- 靠貸款推動的經濟,往往會利率偏高與信貸吃緊。
- 由于“魚邦儲備券”是國際貿易中的結算貨幣。所以短期內可以通過借貸來保證自己貨幣的價值。
第十二章、服務業(yè)是如何崛起的
由于人民樂于消費,并且通過貿易可以獲得更多的產品,包括“魚”。所以把基層產業(yè)外包給其他小島。導致島內人們能投入投入更多的服務性行業(yè)。形成了服務業(yè)。
- 出口大于入口,貿易順差。
- 入樓大于出口,貿易逆差。貿易逆差能自我調節(jié)。
A國貨幣升值 -> A國產品升值 -> B國低價產品能進入該國 -> 對B國貨幣產生依賴 -> 減緩A國貨幣升值。
出口大于入口時,就會形成國際上對其國家貨幣的依賴。強勢的貿易地位會導致貨幣堅挺,弱勢的導致貨幣疲軟。
第十三章、“魚本位”的破滅
島國相繼使用“魚邦儲備券”,為了防止“魚邦儲備券”與“魚”兌換,關閉了銀行兌換服務。但是通過政治手段來保證“魚邦儲備券”價值。和一輪政策吸引更多的國外“魚”來兌換“魚邦儲備券”。“魚本位”逐漸消失。
第十四章、棚屋價格是如何漲上去的
第十五章、快了!快了!棚屋市場要奔潰了
第十六章、情況怎么變得如此糟糕
第十七章、援兵之計
第十八章、占領華孚街
第十九章、無魚不起浪。
后面與美國經濟的現(xiàn)狀一致。非理論,經濟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