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小水囈夢的知識管理流程

PS:有點偏題。時間太晚,沒法修改。算是未完成吧。

從去年九月加入微信學習群以來,一直在為建立自我知識管理體系這個大命題而努力。因此前做事不愿思考,沒講究方法,效果甚微。下面先就目前已經在行動的做個列舉,后面針對近日從v先生的【知識加工廠】和陽志平老師的【心智工具箱】里學到的知識,對前面的欠缺之處做一個補充。

第一部分——已經在做的:

01.建立了很多專屬筆記本。分門別類,各自為陣。
比如:
①對于讀書筆記來說,養生類、個人成長類、身心靈類、小說類、人物傳記類等等,都是分別的摘抄本。摘抄和個人感想穿插在一起。
②得到萬維鋼和古典的專欄,各一本。
③喜馬拉雅好好說話和理財專欄、英語學習、古詩詞抄寫練字、菜譜、攝影知識、簡筆畫、速寫、水彩、每日時間記錄、每日一思、甚至做夢都有專門的記錄本。

02.有本寫作靈感線圈本,上面記錄平??磿x文聽音頻的感想。簡短的大方向而已,一頁一個。平常也可以在下面補充觀點。后面寫文章時若當時找不到好的命題,就來這里翻,寫了的打勾。

03.偶爾翻朋友圈公眾號看到好文章,收藏,或發送至自己。遇事沒讀完的置頂。

04.聽好的在線分享課時,同步錄成音頻,做家務時可重聽。

05.每天的讀書都要在錘子便簽做輸出,結合自己的感想。實在寫不出來就摘抄金句。還有心情隨筆。周一到周五至少500+。

06.一本書開始讀時,鄭重地思考為什么要讀它,是為了得到什么學到什么。讀完一定寫讀后感,不管多少字,正式還是隨筆。

07.紙質書書上做筆記,若是學習類書籍,下次看時盡量把前面的重點再過一遍。微信讀書電子書劃線寫想法。寫每天的感想和整本書的讀后感時,可以查看自己的想法,再做綜合。

08.詳細記錄自己的時間。時間長了,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一天里的什么時候適合做什么事。乃至以周以月為周期的自我特性,會更清晰。確定哪些任務是可以同步進行的。以前會在做家務時必聽音頻,現在有時會讓自己放空。更多的時間拿來去享受當下,思考也好不思考也罷,不逼迫自己非得焦慮地去學,給自己緩沖放松的時間。

09.遇到好的東西,微信分享給好友。更多的是,會對伴侶口頭分享。因為他工作繁忙,所以我會選擇性的把自己學到的聽到的值得的點,分享給他。一定范圍內提升了自己的思維表達能力。

10.出門背包必備本子和筆。可以記筆記備忘,也可以無聊時簡筆畫打發時間。

11.每天的開支會記到時間開銷下方。一月總結一次到挖財APP。順帶整理淘寶京東訂單金額至挖財,分析當月開支,總結,做下月預算。

12.每天的簡書發表隨手拍和讀書專題,公眾號擇日更新。各類筆記本、錘子便簽、每日一思、睡前日記是寫作的內容來源。當然,素材還是來源于平日對生活的觀察以及學習的思考。

13.報名的網課課件、音頻會上傳至百度云保存。

14.聽到好聽的歌和背景音樂,會下載到電腦專門的文件夾,歌曲用在公眾號,背景音樂用在喜馬拉雅的個人電臺。同理,除了每天自己拍攝的圖片美圖整理分類以外,網上好看的圖片也會保存。一部分作為美圖欣賞,一部分作為畫畫素材。

第二部分——有待進步篇:

15.對于v先生說的為知筆記的整合,已下載,并在實踐中。我最大的問題是信息太過于分散,沒有一個專門的空間。以前用過收趣APP,也是一時興起并未保持。下來需要再度閱讀先生關于為知筆記使用的20項心得,模仿復制。

16.v先生在談到【高級學習方法】里頭有四點:咬文嚼字、模仿—復盤、記日知錄、輸出倒逼輸入。對于我而言最大的欠缺是,復盤復盤復盤!重要的事情說三遍?,F在會經常對自己的筆記以及寫過的文章進行復盤,每周每月對所讀書籍進行總結,但微信收藏很多內容都只是收藏了,得到喜課也有嚴重滯后情況,急切需要改善。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方向,再去精進。

17.把學到的知識用起來,轉化為行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任何事的時候,快和慢都是交織在一起的。

18.v先生3月27號的【如何寫作】,教人如何寫出一篇好的書評。Mark。再消化。待實踐。

19.工具是為人服務的,人不能被工具綁架。最應鍛煉的是自己的思維整合能力。

v先生在他的八大讀書階段里舉例,最后說到——做任何事都是學習,不僅限于讀書,做菜也可以領悟很多。
讀書九劍里又提到——百人百樣,何須全盤效仿。如果有了自己的思想,就能夠清晰明確的辨識出在這知識爆炸時代,自己需要吸取哪些真正對自己有用的,來完善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

第三部分——關于陽志平先生的心智工具箱,

看完十多篇,還有十來篇未讀完。因為這篇文章寫得比較急,今晚已無法修改,故單獨總結如下:

1.心智何來
用康德的那句話做總結比較合適:“我的為人,和平而自制,坦白而和藹,愉快而善與人親昵,最不易發生仇恨,而且一切感情都是十分中和的?!?/p>

2.執行意圖&自我決定論
讓if...then...成為思考本能

3.資本論
學【芒格主義】的做法,多學科思維,綜合不同學科的知識與框架,然后用其解決一個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去更好的發展。

4.人生標準九
理解原理之后,選擇人生只要七十分的態度。避免行為癱瘓?!咀鰸M意的人】,不要做【追求最優化的人】。

5.刻意練習≠一萬小時理論。耐心地、謙虛地保持大時間周期來刻意練習。

6.幸福的來源
勝任感、歸屬感、自主性。即為自我決定論。比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更契合當今世界。

7.獎賞會傷人
更好的是用好奇心和興趣去驅使自己去做某件事。

8.智商稅
兼容不同思想。從困難的事情入手,讀一手經典難書,認識那些歷史上源頭的智者,師法歷史與自然才是王道。
讀書訓教理性思維能力。
掌握元認知方法,復用到其他工作領域。
提高心智能力,一定要讀一手經典。
寫作是美感與藝術的訓練。

9.行動派
別找事,批量解決問題,用F來倒推A
欲求幸福,先思考痛苦。
想成為行動派,最重要的是培養全神貫注的工作氣質,培養簡單的生活方式。
重視目標承諾卡的作用。

10.自我決定論,讓你成為內在動機驅使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體驗心流,欲罷不能。

11.三十六惑
感恩過去,享受當下。

12.STC算子——size,time,cost,
第一,擺脫思維定勢,嘗試用更抽象的概念來描述你的系統。
第二,時間變形。

13.學習六思
有限大于無限,源頭大于碎片,生成大于管理,輸出大于輸入,人大于信息,群體大于個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