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信息
1.產品名稱
2.版本號
29.0
3.體驗環境
iphone7
二、產品介紹
產品定位
基于拍攝分享照片的社交軟件。通過視覺講述故事,為用戶提供一個分享生活中美好瞬間的平臺
產品結構圖
盈利模式
ins主要盈利模式便是廣告。在ins上,廣告呈現出四種形態,產品曝光、網頁推廣、應用安裝、視頻推廣。2017年ins廣告利潤就有28億美元,成為facebook主要廣告收入支柱,根據EMarketer預計Instagram今年的銷售額將會增長一倍以上,達到39.2億美元。
三、產品分析
1.功能點分析及建議
首頁
圖片推薦采取卡片式瀑布流。圖片不能像國內點擊進入,連擊默認為點贊,分享只能分享到facebook。整個交互沒有頁面跳轉,想必是為了流暢感。分享功能封閉,一是因為和母公司fb形成閉環,二是美國版權保護較嚴,三是可以鼓勵用戶多創作,而非僅僅分享別人的作品
快拍
i模仿snapchat的故事“閱后即焚”功能,24小時消失,照片和視頻組成,還可以在圖片上添加特效、涂鴉、文字 增強圖片的內容價值,使得ugc在形式價值不足時可以依靠特效創作
個性化推薦
ins個性化推薦和傳統的時間流排序不同,用戶感興趣的會出現在更前的地方,用呵呵搜索過、點贊過、評論過的話題,更容易出現。這給ins帶來了很多好處,但也備受爭議,具體在后文總結處說。
發現頁
發現頁上部是關注的人或附近的用戶的故事,下方是宮格式信息流,大圖部分全部都是短視頻,時長一般在一分鐘以內,小圖絕大部分是各種經過算法推薦的圖,還有少量的短視頻推送。
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頻界面并沒有關注鍵。ins在短視頻成為風口后,不僅讓短視頻和四張圖一樣大,而且還重內容輕社交,想必是因為短視頻能給用戶帶來的爽感遠強于圖片,而且發現頁是內容分發,不是社交入口,沒必要留個社交的口子。
發布頁
在圖庫選擇完圖片后,就是對圖片美化的界面,分為濾鏡和編輯兩個界面
動態頁
此頁你分為正在關注和你兩個tab,已關注頁會把關注的用戶點贊、評論和關注也推送給到用戶,“你”頁是關注我的用戶消息。展現了他人與他人,我與別人基于圖片內容的社交聯系。
個人主頁
個人中心包括基本用戶信息,自己的動態、圖片、收藏。自己發的圖片可以用宮格或瀑布流來展示。宮格展示提升了信息展示效率,瀑布流展示,則主要是提升信息獲取效率。照片地圖是基于LBS的生活記錄
2.總結
①ins產品思路清晰。讓用戶以最少的路徑來分享圖片。頁面極為簡潔,每個頁面沒有超過兩處的視覺重心或功能重心(如大圖短視頻沒有關注鍵)
②ins重內容輕社交。隱藏IM入口,增加基于圖片的互動,激勵ugc,搭建內容生態。與之相反的是國內的nice,私聊和關注按鈕無處不在,將社交做成強需求,可是當用戶基于圖片成為雙向的好友之后,注定會轉移到如微信的等熟人社交平臺,背離了初旨。
③流量巨頭加持是圖片內容社區必備。ins有fb為流量入口,避免了像國內in和nice流量太小的尷尬。ins自打退出中國后,就在國內涌現了很多模仿者,但都遠遠不及。想打造像ins這樣的圖片社交巨頭,不單單要精心打磨產品,更要有社交巨頭引流,畢竟微信微博占據了圖片分享的大部分流量,所以微信和微博如果能入場,那可以說成功了一半。
④ins首頁信息流一次只有一張,圖片品質感立現。
⑤個性化推薦的利與弊。ins的個性化推薦遵循七大原則:相關性、互動性、時間軸、熱搜度、分享度、停留時間、受歡迎度。
相關性:用戶搜索點贊評論過的話題出現概率上升
互動性:歷史互動頻率高的賬號會被機器優先推送
時間軸:當下發生的事會比之前的事有更高概率呈現
熱搜度:熱點事件優先推送
分享度:轉發量大者優先被推薦
停留時間:用戶點開視頻停留的時間
受歡迎度:點贊、評論多的文章獲得更高優先級。
利:1降低廣告方負擔。如果沿用傳統時間排序的話,為了搶占首頁,必須保持高頻高新,這就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來運營好企業平臺,
2對于平臺方,保證用戶體驗。如果按時間推送,首頁必定會被低質速更的垃圾廣告占領,這對于內容平臺是毀滅性打擊
3對于用戶,用戶可以看到更多與自己相關并感興趣的信息流
弊
1中小廣告主廣告投入驟增。個性化推薦比的是受歡迎度、互動程度,這讓他們在面對巨頭公司的優質廣告時毫無招架
2對于用戶來說,容易形成信息繭房。畢竟算法依靠的都是過往記錄,何況很多時候還不一定是用戶真正想要的(如給同事、朋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