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羅馬帝國從邦國起家,中華帝國系由邦國演變而來,邦國時代的天子,諸侯,大夫都是領主,帝國時代管理國家的,卻是既然無領地也不世襲的官僚,所以邦國的統治階級是領主階級,帝國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階級。
董卓之亂以來,社會動蕩,國本動搖,經濟崩潰,災難流行,可謂國既然不泰山,民也不安,確實需要一個雄才大略的人來收拾局面,成就王霸之業,可惜袁紹和劉表之流貌似強大,卻目光短淺,不知根本。根本是什么,一是正義,二是實力,實力當中,首先是經濟實力,有了正義的旗幟,就師出有名,也就能克敵制勝,這就叫兵義者勝,有了經濟的力量,就財大氣粗,也就能進退自如,這就叫守位以財。
曹丕成功代漢之日,也就是曹魏行將滅亡之時,以司馬家族為首的士族集團推翻非士族建立的曹魏,不過是為士族階級的政權再次加冕,這就是曹魏的道路,也是它滅亡的根本原因。
三國時期是貴族階級向士族階級轉變的時期,曹操的努力最終失敗,士族階級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是大勢所趨,但處在當時的人又怎會明白。其實那也不重要,因為你無法控制,你能做的只能是努力求生存,實現人生追求,至于結果如何,實在是無法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