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花兒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一夜微雨浸透了江邊初吐芬芳的柳枝,隨風舞到江面,綻出一朵朵芙蕖。那一縷幽香的消失,太匆匆。
似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咸宜觀上,一襲青色道袍,掩不住的玉脂芬芳,流光溢彩。這兒住著的,是五歲既誦詩百篇,七歲學習作詩,十一二歲詩作便傳遍整個長安城的著名女詩童,魚幼薇。
魚幼薇出身貧寒,自小喪父失怙。與母親住在長安城一隅,靠著給附近一些青樓妓館做些縫縫補補漿洗之類的活勉強生存,生活艱難不必言說。時過境遷后,當一群眉目清雅,衣衫飄動正破瓜之年的妙齡少女聚在一起,談論著曾經長安城最美的女詩人時,不知是否還會有人記得那年的一場艷遇。毀了她,亦痛了他。
那是個陽光靜好,暮春的午后。從來都不修邊幅的他今兒整了整衣冠,步入寂靜幽僻的小巷中,輕叩門環。問道“夫人,請問魚幼薇在家嗎?小生溫庭筠特地拜訪長安著名女詩童魚幼薇。”那時,她不過十二三歲,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他是她仰慕的詩人,他來拜訪,自是如花美眷,芳心微動。須臾,為考她才情,遂出一題。想起來時陌上依依楊柳,就以《江邊柳》為題吧!
亦只是片刻,一首靈動的小詩脫口而出,暫引櫻桃破。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窖,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賦得江邊柳》
細咀嚼此詩,只覺一股恬淡的芳香,宛如飄舞的薄霧。出自一個十三歲的少女之手,實屬難得。溫庭筠贊賞不已,便收她為徒,教習指點詩作。
或許,女子總是要比男子多一份深情。茫茫人海間,偶遇一個人,教習自己作詩,又時常接濟,如同父親一般。或者,干脆說在這個世間的男子除了父親,就只有溫庭筠對自己最真誠,最關愛。年齡尚淺的魚幼薇,早已芳心暗許,然而他在不久后就離她而去,長夜漫漫,唯有以詩寄托。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閑終遂愿,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冬夜寄溫飛卿》
魚幼薇如此大膽地表明心意,誰看了會不曉詩中包含的縷縷真情?他呢,怎會不知,只是終究撇不清這一層關系——我們是師徒。再者,魚幼薇天姿國色,即是才女又是美女。而溫庭筠呢,雖然名字是如此旖旎秀麗,卻相貌奇丑,我們只需知當時人稱呼他為“溫鐘馗”便知。故而,他選擇了不語,漠視。
說到這兒,人們會不會對溫庭筠的看法有些許改觀呢?溫庭筠才華超群,《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艷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所以時人又稱為“溫八叉”。只是卻不干正經事,攪亂考場,專門幫當時的紈绔子弟作弊。又流連于煙花之地,寫下纏綿繾綣的花間詞。然而對于這樣一個主動投懷送抱的美人,他卻沒有接受,可見,他是一個真誠的人。可由此卻引發了日后的悲劇,容我小聲地問道,倘若當時溫庭筠接受了魚幼薇,帶她走,那會不會有個美好的結局?
那一天,兩人同游崇禎觀,溫庭筠離開長安已有兩年,兩年未見,魚幼薇出落的亭亭玉立,愈發顯著朝氣蓬勃的美態。當時,一群新科進士正意氣風發地爭相在崇禎觀題詩。魚幼薇見了,心生羨慕,只恨自己身為女子,不能參加科考,空有滿腹才華不得施展,遂也在墻壁上題上了一首七絕。
云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閑榜中名。
——《游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
題詩壁上,是歷代詩人都會做的一件事,許多事情便由此引發。幾天后,一位名叫李億的男子來到長安城,游覽崇禎觀,恰巧看到了魚幼薇題在墻壁上的詩,一見之下,驚訝不已,心里默默念叨著:這世間竟有此等豪氣女子。說來也巧,后來李億正巧到溫庭筠府上拜訪,又是在猛一抬頭間瞥見桌上那張素箋,是一首六言詩,文字清新淡雅,透露著少女的純真,字跡娟秀。一經詢問才知,這便是自己近日來時常想起的奇女子,魚幼薇。
溫庭筠看出端倪,在見眼前男子相貌堂堂,才華橫溢,前途不可限量,便與他引見了魚幼薇,兩人一見面,四目相對間,黯然心動。在溫庭筠的極力撮合下,二人最終走到一起。
是真的覺得你們匹配?緣分,定是有的,在墻上題了詩,恰巧叫他見到。只是魚幼薇卻忘了,徹徹底底地忘了,美好的事物永遠不會久留,就像當年溫庭筠的離去。在一起僅九十九天,便生生被丈夫的原配妻子裴氏拆散。魚幼薇其實一早便知,李億已有妻子,只是仍心存幻想,希望丈夫原配能接納自己,她并不在乎為妾。卻不料一見面便是一頓毒打,李億拗不過,只能一紙休書將魚幼薇掃地出門。他將她安置在咸宜觀中,并對她說,三年之后就會去接她。魚幼薇——癡癡地信了。
入了咸宜觀,魚幼薇成了魚玄機。我總在想,玄機,到底有何玄機?青燈古佛旁,站著的是一個傾國傾城的女子。時光如水,歲月在手中一點點流逝,三年很快過去了,卻又宛如昨日。然而,等到的卻是李億早已攜帶嬌妻離京遠赴揚州任官的消息。
那一刻,魚玄機是徹底絕望了……
苦苦等候三載,等到的卻是這樣一個斷腸的結果。不過,如今明白也不晚吧?我擁有靈動的詩情,花一樣的容貌。我可以傲然紅塵之中,笑盡天下多少不如我的女人。滿城盡逐桃花箋,讓長安城所有的男人都為我瘋狂。魚玄機似是瘋了,掛出條幅“魚玄機詩文候教”。一時之間,所有長安城內自恃有幾分才華的男子,紛紛拜訪咸宜觀。雖著青色道袍,卻依舊掩蓋不了美姿容,從此,魚玄機日日笙歌,咸宜觀一改往日寂靜的面貌,一剎那艷熾高漲,成了所有風流才子的必經之路。
回想當年,她是何等的不讓須眉,“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試問,這世間眾多才華橫溢的女性,真能有幾個有此等氣魄,這便是我執意要將此詩句作為本文題目的原因。
可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也消散了,如同手中的沙,怎么也握不住。只因身邊的丫鬟綠翹趁自己外出和豢養的男寵私通,就結束了這一切。那天,她晚上回到咸宜觀,看著她眼神閃爍,雙頰泛紅,發絲凌亂,瞬間便明白了一切。暴跳如雷的魚玄機抓起藤條狠狠抽打在綠翹身上,一發不可收拾,等她精疲力盡停下來時,才發覺綠翹已經斷氣。
紙包不住火,這件事很快便被發現,魚幼薇因此被送上了斷頭臺。
“蕙蘭…….”遠在千里之外的溫庭筠聽聞愛徒死訊,心如刀絞,可是時間回不去了。蕙蘭,是魚幼薇的小字,這樣輕輕喚她一聲,是不是能體會到當年她喚自己飛卿時的羞澀與脈脈溫情。
或許,在上了刑場的那一刻,魚幼薇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輕松。看著下面吵吵嚷嚷跑來看熱鬧的人們,對著他們唾沫星子亂飛的言行,她充耳不聞。或許,這未嘗不是件好事,現在她感覺很平靜,似是回到了當年那個暮春的午后,同他一塊兒散步。嘴里咀嚼著自己的詩句,在那一刻,她很開心。慢慢抬起頭望著天空,忽而飛過一只孤雁,希望它能帶去自己的思念,然后微微地閉上了雙眼。
命運就是這樣愛折騰人,我至今仍想問一句,魚幼薇真的愛李億嗎?為何在咸宜觀時,親手種下的三顆青松,要為其取名為“溫,飛,卿”?
何瀟湘 20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