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都有屬于自己的聲音,只不過每個人想表達的方式不同,當然這前提是得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的心。
? 記得前些日子讀村上春樹寫的一段話:"有的東西不過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東西等到理解了又為時已晚。大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在尚未清楚認識自己的心的情況下選擇行動,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
? 讀完之后我便反復的揣摩其中的意思,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吶,幼年時代的我,叛逆不懂事,典型父母眼中的淘氣孩子,那個時候自己并不懂得如何珍惜身邊的愛,但是自從擅自主張的離開他們之后,一個闖蕩江湖太久,常常會在深夜回憶往事,但真的有些事只有你在清楚的認識自己的心前提下,過了有那么長時間之后才會明白。
? 那么之后你就會漸漸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原因也錯綜復雜,或有著時間的打磨,過有些事情的經歷,亦或是和朋友之間的無意談話。而這些,對于我來說,都是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一部分,如果硬是舉例來說的話,我想便是我從16年的11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參加由圈中好友舉辦的線上三期的百日讀書打卡活動,并在從第三期開始一直在簡書中碼字到至今,僅有十幾個人組成小團體,成員大都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有所不同,有很愛學習的寶媽,有努力上進積極工作的8090,也有正處于象牙塔求學的學生黨,正是這樣的小團體,大家因為共同的愛好來到這里,一起每天相互鼓勵,相互監督,去完成在他人眼中或許覺得很多余的事情。
? 但是我很感謝的它的存在,記得有句話,其實讀書不在于僅僅限于學校的知識,更多在于你如何在讀書的過程培養自己的思考力,邏輯能力以及自己的三觀,并且不斷使自己變得優秀,然后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他人,我想這就是想去做的改變,亦或是可能改變他人,到更多的去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