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讀完扎西拉姆?多多的<<喃喃>>。
你們是否曾經讀過她的那首詩<<一定不是我>>。
不知道是不是像我活得特別卑微的人才會愛上這首詩。不知道是不是有卑微感的人才特別容易陷入思考以至于時常失眠。有人說,因為上帝很公平,作為一直比較信奉佛教的人應該說上天才對吧。上天為了公平起見,思考已經給我?guī)砹俗畲蠡目鞓罚敲春玫乃哔|量竟給剝奪走了。
就突然很想寫點東西。
也不知道寫完有沒有人會看甚至有點共鳴。昨晚想說,既然我這么一個附庸又平凡的人,抱著一個希望能夠成為自己生活里的藝術家,一個內心始終保持柔軟、多少可以軟化一些世俗的真實世界棱角的哲思家。可后來他們,那些大徹大悟的人都說,別試圖去期待改變點什么,只有最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才是最好的存在。我默默地在心里點頭跪謝了。
以前特別害怕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因為常常陷入說完一些話就苦惱后悔的死循環(huán)里。
而生活真實當中沒有什么朋友。也許是為人太不夠讓人容易親近起來的關系。于是只能通過書與時空之外的作者去進行一場安靜的對話。這才常常讓我覺得并不孤單,甚至驚喜地發(fā)現(xiàn),似乎是像遇見了一個能懂自己的人那般快樂。漸漸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原來說出來的話就不再屬于我自己,必須允許別人隨意地揣度,別試圖去渴望別人能看到你眼里所理解的世界"。
究竟多少人能夠懂得,我們終其一生,或許也只是看了上天訴諸于我們的那一小片天地,我們真的時常容易沖動地說出一些不自量力的話來。
可對于浩瀚宇宙來說,我們是多么的渺小個人啊。妄圖想要三言兩語輕易改變別人,妄圖通過表達你所理解的生活的意義比如關于旅行的意義、工作的意義等等妄圖通過這種看似表達自己實則帶著一種綁架他人觀點的行為實在難以容忍吧。人與人我們也只敢說相對合適,豈敢妄言絕對的般配呢。
二零一六八月九日 書于一種令人嘔吐的自我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