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阿舟
閱讀提示:正文共3705字5圖,預計耗時10分鐘
今天在“梨視頻”里看到一則采訪報道:一個90后小伙寫網文月入60萬。
起初對我觸動是,這只是又一個粉絲經濟和個人IP的成功案例,更加驗證粉絲經濟和個人IP的價值和趨勢而已。
在大多數同齡人還在為幾千、幾萬的月薪,瞎忙的昏天黑地的時候;心傷各種行業職場委屈的時候,這位90后網文大神卻遠遠趕超同輩,創造了一個難得的奇跡。
不過冷靜下來認真想想,真的只是粉絲經濟和個人IP的風口優勢,這么簡單嗎?
好像也不完全是,畢竟行業市場再怎么有前途,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人,人不行都是廢。
那這位大神究竟有什么天賦異稟的牛b之處了?
據我發現,這個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90后,還真有這么幾個無與倫比的優勢,但卻不是先天的天賦異稟,而是很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韻味,那在后天磨煉出來的憨厚踏實。
那具體是什么?能說說嗎?
小子不才,愿為眾位分享。
1,娛樂至死的時代,還能化壓力為動力
其實活著當下,誰還沒點焦慮?沒點壓力了?只是大多數人處理壓力的方式,都比較消極和偏激。
當然玻璃心被慣大的“巨嬰”自不比多說,再大的壓力到ta這兒,都可以習慣性的放肆“推”和“躲”,因為總有人給ta“擦屁股”嘛,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不算成年人,所以這里不多說了。
那其他的了?
多是被動的敷衍工作或者止步于日常8小時的上班工作(沒辦法終歸還是要自己“買單”),主動的“縱情聲色”來釋放排解壓力。
這點其實男女都一樣, “大保健”啦,刷抖音啦,LOL啦,王者農藥啦,追愛豆啦,迷、追中日韓歐美的各種劇啦等等。
當然,我從來沒說這種娛樂消遣不好,畢竟苦行僧一般的修心修行,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當然也包括阿舟我,但終歸要有個度。
老話說“萬惡淫為首”,這個“淫”從來都不是指男女間那點破事兒,而是指“過度、過量、放縱”。
阿舟我認識的好幾個年輕人都是這樣,
一邊叫囂壓力大,房子、車子、老婆、老公、孩子,貌似每個都讓ta們無比頭疼,
但一邊又沉迷于各種“縱情聲色”的娛樂消遣,像抽鴉片一般找到精神寄托;
每天除上班外的大量時間,都靡費在網上形形色色的各種平臺、各種形式的娛樂消費里, 刷抖音、刷微博、刷頭條、刷劇追.........
一刷到天明,一邊懊惱自己的放縱,警告自己下次千萬不要再這樣,但一邊,過幾天又一個惡性循環的繼續。
我知道,孤單寂寞冷,渴望被尊重、被認可的需求,幾乎是這個時代,所有年輕人標配的壓力痛點,以至于“萌寵”都成為了一個熱門的熱門,
“云養貓”“云養狗”的模式,都可以養活一堆抖音、微博、微信的大V大號,和電商大牛,但敷衍終歸是敷衍,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
阿舟我深信一句話,“任何享受型的東西,都是有代價的”,那些混沌到35歲被開掉的人,是真的不努力嗎?
肯定不是,否則公司也不會允許他們待那么久,但為什么還是被開了呢?
因為社會在進步,環境在進步,公司被逼著也在進步,而他們卻在原地踏步,跟不上躺,那就只好被開掉,被淘汰了。
而這位90后網文大神都沒有,28歲要結婚、要買房,家里又窮,巨大的資金缺口逼的他每天除了要認真的上班,確保每個月都能有工資拿。
完了每天下班回家還要寫小說到凌晨一兩點,壓力再大,沒有消極的躲,而是更加積極的應對,因為他深知不管再怎么躲,問題沒有解決,ta終歸還是那里,終歸避無可避。
時間全力以赴在積極的工作方面,也許不會有成就,
但時間全力以赴在娛樂消遣方面,肯定會很平庸,
這么想想“娛樂至死”還確實很有道理。
2,“農民伯伯種地”一般的踏實
這個詞兒,最早是小時候我老娘教訓抄作業的我說的,意思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千萬別投機取巧,不然不長個兒,
長大以后獨自成長到現在,自覺很多觀念、思維已經早早越過了長輩,其實并沒有,我們只是占了時代的便宜而已。
換到我老娘的那個時代,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便利,也許我連我老娘的背影都追不上。
一個 不那么年輕的中年婦女帶著個“拖油瓶”,堅強、堅韌的挺過那么多,現在看起來都很不可思議的“坎兒”,一定要用個關鍵詞總結下,我覺得就是“踏實”了。
別想太多,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把當下工作做到最好。
我老娘就是這樣,家里獨創的肚片火鍋,味道在我們那兒是一絕,之前沒錢租門面,地址選在離縣城十幾公里、郊區中的郊區,火到照樣有好幾撥顧客專門驅車前來照顧生意。
后來搬到縣城外的一個山坡上,上中學的我每天回家都沒地方吃飯,所有可以落腳的地方都占滿了人,要吃飯都是給個鍋自己炒菜吃(我的廚藝也是那個時候練起來的),忙的沒空搭理你。
再然后,我們市區專門有人開車找我老娘要出資幾十萬的要入股合作,我老娘忙著數錢都懶得理人家,最后一起吃了頓飯就結束了.......
當然這些都是我后知后覺,我覺得,其實現在很多人都少了這股“踏實”勁兒,當然也許是那個時代并沒有那么機會給到你,好不容易抓到根“稻草”,自然全力以赴,而現在了?
貌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到處都是機會,給到的選擇也貌似更多了,其實也更危險了,因為人的時間、精力、財力等等,都是有限的。
有限的資源稀釋到各個機會,淺嘗截止的最終產出結果,只會是,連個水花都不會給你冒一下,還白白浪費了最寶貴的時間。
尤其是之間各種“投機取巧”的便利,貌似效果好,實則浪費時間成本結果下的,毫無沉淀積累。
就拿這位90后網文大神成功的行當寫小說來說,我想很多自命不凡,自覺文采斐然的小年輕們都嘗試過,那為啥沒產出、沒結果了?
書齋寂寞、名利場熱鬧,繁華迷了眼,人就踏實不下來了。
踏實不下來,自然也沉淀不下來,沉淀不下來,價值也就上不去了。
3,抓心撓肺的難熬之下,仍不屈不撓的堅持
這塊兒我想起,博客大神@盧松松早些年的一句經典名言,原文忘了,意思是這個
“之前紛紛說要超過我,干掉我的對手們,最后全部都自己死掉了,而我活到最后,所以就贏了”
堅持這種事兒,說總是容易的,但人往往都是這個德行,沒個進度表,往往是一鼓作氣,再而衰。
再而咬咬牙繼續敷衍的衰,再然后就無疾而終,再再然后就是,自然而然的尸骨無存了。
為啥了?
我想這位90后網文大神的故事就已經說明了原因。
視頻里的故事背景介紹如下:
“今年 28 歲的任禾是一位網絡文學作家
(筆名:會說話的肘子)
他稱自己一開始寫網絡小說是為結婚攢錢,
當時家里窮,又要結婚又要買房子。
于是他就在工作之余寫起了網絡小說。
剛開始是最難熬的時候,
每天下班后就開始寫小說,
第二天又照常上班,一開始寫的小說沒人看,
任禾的妻子就假裝是網友
每天給他打賞、評論。
在妻子的鼓勵下,他堅持了下去,
沒想到寫到第三部成了網文大神,
高居各種榜單之首。
任禾表示,自從他開始寫小說,
頭發就白了一半,
而且稍微沒睡好就脊椎、胸椎錯位。
為了保持更新,
除了結婚和孩子出生那兩天,
他從未斷更。“
在“孤立無援、無依無靠,就要靠自己,沒有安慰,沒有寄托,甚至沒有理想,沒有希望”的競爭條件下,可以篩選過濾掉一大批企圖堅持、堅守,并且自命不凡的人,
《士兵突擊》里袁朗的這句經典臺詞,放在這里確實再合適不過了。
一邊是壓力山大的各項開銷;
一邊是環境惡劣到,每分每秒都不得不全力以赴的競爭危機,期間還各種意外并發,捉襟見肘不說還雪上加霜。
但依舊能咬牙堅守過來,不逃、不躲,為大“國”,為小“家”,為責任、為擔當,凡人之力肩抗千斤重擔的人,稱之為“英雄”都不為過。
有點煽情了哈。
但更為重要的是,只有堅持,才會換來“靠譜”,只有“靠譜”,才會換來確定性,
啥叫確定性?
就是旁人在相信你的前提下,跟你達成合作,向你輸送資源的必要條件,別老想著投機取巧的傍大腿,遇貴人。
你身上獨特的價值“標簽”都沒有,都不確定你能做什么,能產出什么價值,給你大腿、給你貴人,都是白瞎,在旁人看來,也不過是個妄想攀龍附鳳的渣渣,也不過是給人飯后增添小料的小丑罷了。
舉個例子,你得鼻炎,噴嚏鼻癢難受的厲害,要找醫生,但這個醫生前面十幾年的經驗,全部都是殺豬、宰羊、跑快遞、做健身等等不相干的案例,
當醫生就幾個月,你敢信嗎?你敢掏錢嗎?
(友情提醒:不要聯想到某搜索上的無良排名哦)
回到這位90后網文大神的故事上來;
如果他只堅持了幾個月就放棄了,
那么在他的...
風格、亮點還沒有沉淀成個人品牌效果的時候;
特色亮點還沒被確定成一個能被記憶的“標簽”的時候;
死忠粉的讀者還沒注意到他的時候,還沒欣賞到他特色亮點的時候;
所有前期堅持,所有的沉淀積累還沒有發酵成一壇勾人的“老酒”的時候;
他就如大多數普通人隨隨便便的放棄、歇菜了。
那么他自然而然的也就沒有后面這月入60W的逆襲神話了。
可惜的是每個人
都只是眼熱這“月入60W”的成績效果,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抓心撓肺的難熬下,不屈不撓的堅持到最后。
一直勸自己以后寫文盡量短小精悍,但老是自然而然,順著情緒廢話了長篇大段,以至于有些不了解我的讀者,老是嘲諷我這是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哈哈哈。
但愿真正看進去的朋友,看的爽的朋友,能收獲些我這苦心孤詣要表達出來的價值也希望能對你的當下,能有所改善性的幫助。
最后謝謝耐心看完這3000多字的讀者朋友,那么熱鬧的移動互聯網,能為這篇文章花費十幾分鐘,該是多么不容易啊,當然如果能點贊、分享下,就更好啦,哇咔咔。
PS:90后網文大神的采訪視頻,已收錄在原文鏈接,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原文可以查看了
-THE END-
作者 |?一舟 來源?| 王炸舟刊(ID:wangzhazhou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