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經常帶兒子出門,在車上他常常會問,我們要去哪里呀?這句話讓我更意識到孩子需要預測性,需要知道接下去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事情,這樣會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我之前大部分情況也會和兒子提前說,接下去要去哪里會發生什么!可能是最近我們的行程中臨時又多出幾個地方,讓他有點沒有底。
有了“可預測性”,孩子就知道要期望什么。孩子的生活是“繪畫班”的。他們需要“看到”。所以,我們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大概描繪明天的場景。預先告知孩子一些標志性事件,讓孩子心里有數。或者提前告知小孩接下去即將發生什么,讓孩子心里有底。
比如說,小孩和其他幾個小朋友玩得起勁,我們家長可提前告知小孩幾分鐘以后需要回去,讓小孩心里有點低。時間點到了也許更快溝通達成共識到點回去。而相比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時間點到直接強行把孩子帶回家,相信第一種地方式更能給孩子增加安全感,更易讓孩子接受。
圖片發自簡書App